ID: 23579738

8.3 摩擦力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2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215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摩擦力,教学设计,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
  • cover
摩擦力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表 学科 授课年级 学校 教师姓名 章节名称 摩擦力 计划学时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学生能够理解摩擦力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其作用。 (2)科学思维: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压力和粗糙程度的关系,并能用科学语言表述实验结果。 (3)科学探究:学生能够设计并完成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学生能够认识到摩擦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并能提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合理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摩擦现象。 (2)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正确判断和应用,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学生对于摩擦力方向的理解和示意图的绘制。 (2)学生对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压力和粗糙程度关系的实验探究和结论表述。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摩擦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实验器材包,包含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钩码等,用于学生亲手操作,测量滑动摩擦力,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3)互动式白板和触控笔,用于教师示范画摩擦力的示意图,以及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时互动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体验摩擦力: 教师:请同学们把手掌放在桌面上,然后在上面滑动,感受一下桌面是否会阻碍手掌的移动。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桌面对手的阻碍。(生:感觉到一种阻力) 效果:学生初步感知了摩擦力的存在。 教师:现在,请大家利用身边的物品如书本、笔等重复这个实验,注意观察不同表面的阻力有何不同。 学生:使用不同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物品带来的摩擦力感受。 演示实验: 教师:我将把一个木块平放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接着用弹簧测力计沿直线匀速拉动木块。请大家观察弹簧测力计是否显示数值。 学生:仔细观察后会发现弹簧测力计有示数。 教师:接下来,我会用力推讲桌但没有推动,谁来解释一下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静摩擦力阻止了桌子的运动)。 引出摩擦力概念: 教师: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看到摩擦力的存在。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量。下面,我们将学习如何区分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并初步区分三种类型的摩擦力。 二、讲授新课 一、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教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总结摩擦力产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接触、压力、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接触面粗糙)。 教师:非常好,摩擦力的产生确实需要这几个条件:①物体之间必须接触;②存在压力;③要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④接触面有一定的粗糙度。 摩擦力的方向: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体验判断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方向。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滚动摩擦力方向也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教师:非常好,现在我让大家做个小实验:用手拿着一摞书静止在空中,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学生:体验后回答(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摩擦力的作用点: 教师:根据你们的体验,判断摩擦力的作用点在哪里。 学生:讨论并回答(摩擦力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例题讲解: 教师:通过几个例题帮助大家掌握画摩擦力示意图的方法技巧。 例 1:请画出图中木块受到的力的示意图。(学生:分析并绘制示意图) 例 2:请画出图中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的示意图。(学生:分析并绘制示意图) 例 3:请画出图中沿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示意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