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材分析】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41页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以及比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来学习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解比例的基础,和进行正反比例教学的关键,是利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先决条件,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例初步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为初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比及比的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在理解比例的意义之后进行学习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解比例,学习正反比例打好基础。所以在课堂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从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建立联系,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明白比例部分的名称,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及比例性质的重要性。【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创设情境 提问:2:3和4:6这样的式子叫什么,怎么求比值?比值有什么关系? 提问:什么是比例?并让学生举例。(找两名学生,师板书) 利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各组比能否组成比例,把能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观察练习中得到的比例 2:3=4:6 2:1=4:2 的组成部分(都是有四个数组成的) 2、介绍比例各部分的名称:2131:5253 (1)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41页前两段文字。(2)结合比例2.4:1.6=60:40或40606.14.2 两种表现 形式 ,让学生认识各项的名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2.4、1.6、60、40”叫做这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2.4和40”叫做 比例的 外项。中间的两项“1.6和60”叫做比例的內项。) 3.你能说出下面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吗 4.5∶2.7 = 10 ∶6 6:10=9:15 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猜数(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4∶□=□∶3”,不过它的两个內项看不清了,想一想,这两个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 ?(如1和6,3和2,......)(2)追问:正确吗?为什么?(求比值判断)(3)还有不同答案吗?(4)你能举出项 不是整数的例 子吗? (师:如果一个数是32,另一个数应填什么?)(5)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其中有什么奥秘呢?(设计意图: 通过猜数游戏 充分 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 猜想:根据刚才猜数 游戏 中学生 写出的 每组数,大胆 猜想一下这两个数应具有什么特点?(有的学生能看出来 :这两个数的乘积相等,并且都等于6) 合作探究 计 算下面各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然后观察计算结果,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4.5∶2.7 = 10 ∶6 6:10=9:15 小组汇报,班内交流(3)集体总结,得出结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验证(1)是 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 (每组再举 一例验证)(2)应该怎样举例呢?你有什么好方法?示范:①任意写一个简单的比;②求出比值;③根据 比值 写出另一个比的一项,求出另一项;④组成比例;⑤算出外项的积和內项的积。(3)通过举例验证,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我们 的发现与数学家不谋而合, 他们 也发现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6、完善 (1)如果 用字母 表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