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89023

8.土地的誓言 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15475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土地,誓言,课件,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作者简介 端木蕻良 (1912-1996),满族人,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1912年出生于辽宁昌图,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 他是“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多以东北为背景,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情感。端木蕻良的创作风格以场面宏伟、笔调细致著称,善于营造艺术和气氛,注重运用方言,在小说体式上也有所创新。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以及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等。 写作背景 《土地的誓言》创作于1941年9月18日,正值”九一八“事变十周年。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馆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端木蕻良作为东北人中的一员,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和对国土沦丧的悲愤,写下了这篇抒情散文。文章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誓死保卫祖国、争取解放的坚定决心。 这篇作品不仅是对故乡的深情告白,更是对抗日救亡的强烈呼唤,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爱国情怀。 重点字词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作者深情回忆了关东原野的自然风光和故乡生活的点滴,他内心热血沸腾,无法抑制对故乡的思念,意识到自己与故乡的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部分通过描绘故乡的呼唤和内心的激动,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 作者进一步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责任感,他发誓要为故乡的解放而战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这一部分描绘了故乡的美丽与丰饶,并回忆故乡的美好生活,强调自己永远不会忘记对故乡的承诺,决心用一切力量洗去她的耻辱,迎接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 本文以“土地的誓言”为题表现了什么? 字面意义——— ·土地:指代国家、家乡或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誓言:指郑重承诺并决心实现的话语或行为,代表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结合:标题字面上理解为对某片土地发出的庄重承诺或坚定誓言。 象征意义——— ·土地的象征:土地在文学中常象征祖国、家乡或民族的精神家园,是物质依托和精神寄 托。 ·誓言的象征:誓言不仅是对未来的承诺,也是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在的坚守,代表对过 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困境的抗争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标题与文章内容的结合——— ·情感表达:标题体现了作者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和坚定信念,这种感情源于对家乡的眷 念、对祖国的热爱或对某种精神的追求。 ·主题揭示: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并涉及家国情怀、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等方面。 ·誓言内容:作者在文章中发誓要回到土地身边,愿为土地付出一切,展现了强烈的爱国 情怀和守护土地的决心。 好句赏析 1、我有时把手放在胸膛上,知道我的心是跳跃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泛滥”一词是贬义褒用,这里是无法操纵与控制的意思,表达了作者无法控制的思乡之情。 2、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 结构:总领全文。 内容: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挚痛的热爱”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3、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急切”一词,写出了形式国土沦丧的危急形势;“不得不回去”表现出作者对东北大地的热爱,以及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呼唤”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东北大地人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爱以及迫切回到故乡的心情。 好句赏析 4、这个我是知道的,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会感到她在跳跃,和我的心的跳跃是一样的。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