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89575

苏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23503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苏教版,第五,整体,岩石与矿物,上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 本 信 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苏教版 年级 四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5单元《岩石与矿物》 单元主题 地球宝藏探秘队———解锁岩石与矿物的密码 课时安排 4课时 一、单元主题 地球宝藏探秘队———解锁岩石与矿物的密码 二、单元大情景 学生化身“地球科学勘探队员”,参与“岩石矿物博览会”筹备行动,完成三项勘探任务: 1.任务一:岩石鉴定师(对应《常见的岩石》)———采集并鉴定校园岩石标本; 2.任务二:矿物侦探社(对应《认识矿物》)———解密矿物特性密码; 3.任务三:资源规划师(对应《矿物与我们的生活》)———设计矿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 最终在班级举办“岩石矿物博览会”展示勘探成果。 三、课程标准分析 核心概念 9.宇宙中的地球(9.4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 9.4.3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 9.4.4 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学段目标 (3-4年级) ①描述常见岩石特征并制作标本; ②举例说明矿物特性与用途; ③设计简单方案保护矿产资源。 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常见的岩石》《认识矿物》《矿物与我们的生活》这3课。 《常见的岩石》以观察实践为核心,引导学生通过感官和工具(放大镜、硬度测试)探究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特征(颜色、颗粒大小、硬度、纹理等),学习制作岩石标本并建立分类标准。通过模拟变质岩形成实验(橡皮泥加压),理解岩石类型与地质作用的关系。 《认识矿物》聚焦矿物的基本特性(颜色、光泽、硬度、透明度),通过划痕实验(指甲/铜钥匙/铁钉)、透明度测试(手电筒照射)等活动,区分石英、黄铁矿等典型矿物。强调矿物是岩石的“积木”,以花岗岩为例解析矿物组成(长石、石英、云母),建立“矿物决定岩石性质”的科学观念。 《矿物与我们的生活》关联生活实际,探究矿物在工业与日常中的应用(如石膏制粉笔、石墨做铅笔芯)。通过矿物特性与用途的匹配(如滑石的润滑性用于爽身粉),理解“性质决定功能”。渗透资源保护意识,讨论矿物枯竭问题及应对措施(立法回收、替代材料)。 三课呈现 “现象→本质→应用” 的递进链条: 《常见的岩石》 建立宏观认知,识别岩石多样性与成因; 《认识矿物》 深入微观本质,揭示岩石组成单元; 《矿物与我们的生活》 拓展社会价值,深化资源可持续观念。 形成“观察实践→科学探究→责任意识”的能力进阶闭环。 五、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描述三类岩石特征及形成过程; 2.解释矿物特性(硬度、光泽)与用途的关系 科学思维 1.用分类法整理岩石标本; 2.基于实验证据推断矿物特性(如划痕实验推硬度) 探究实践 1.设计模拟实验再现沉积岩形成; 2.制作“矿物特性侦探手册” 态度责任 1.树立矿产资源保护意识; 2.参与“校园矿物回收”行动 六、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四年级学生具象思维为主,喜欢动手操作(如敲击岩石),但对“矿物晶体结构”等抽象概念需借助模型理解。 2.认知基础:已知“石头坚硬”等生活经验,但未系统研究岩石分类;能使用放大镜,但矿物硬度测试操作需指导。 3.学习难点:理解“矿物是岩石组成单元”;设计矿产资源可持续方案需生活案例支撑。 七、活动设置 课时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达成方式 (含跨学科融合) 第16课 《常见的岩石》 岩石鉴定师集训营 1.区分三类岩石特征; 2.理解沉积岩形成过程 ①户外采集岩石,制作标本卡(科学+美术); ②模拟实验:橡皮泥层叠加压模拟沉积岩形成(科学+工程) 第17课 《认识矿物》 矿物侦探社 1.探究矿物四大特性; 2.建立“矿物决定岩石性质”概念 ①划痕实验:用指甲/钥匙/小刀测试矿物硬度(科学+工具使用); ②数学:统计花岗岩中矿物占比(石英60%等) 第18课 《矿物与我们的生活》 资源规划师挑战 1.分析矿物应用实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