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90267

02-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日期:2025-10-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1453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课外,古诗词,诵读
  • cover
(课件网)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一)(2022四川内江中考改编)阅读《咸阳城东楼》这首唐诗, 回答问题。 1.“ ”一句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 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二字指秦故都咸 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故国 解析———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思是蓦然凉风突起,咸阳城 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 然景物的描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 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写出了诗人 “万里愁”的真实原因,意蕴深刻。此句常用来比喻重大事 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尾联中的“故 国”指古城咸阳。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追问 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因时移世迁,历史痕迹已难以分辨,只 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东流不止。 答:家园故国之愁,吊古伤今之感。 2.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析 这首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 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 抒发了家园故国的愁绪以及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全诗情 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将抽象的感情具 象化,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 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据此理解作答。 (二)阅读李商隐的《无题》,回答问题。 3.(学科素养·思维能力)(2024云南宣威六中月考)对这首诗赏 析有误的一项是 ( ) C A.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书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 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 B.首联连用两个“难”字,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 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深沉和缠绵。 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 痛苦,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 D.尾联写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 自己去看望他。 解析———夜吟应觉月光寒”是诗中描写的女子想象自己的 心上人在夜间月下吟诗,并非诗人自己。 4.(新考法·情境式命题)(2024河南郑州第二次月考)临近毕业的同学们在给老师的寄语中写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泪始干”两句诗,请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分析这样的引用是否合理。 答:(示例)合理。这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和双关,借春 蚕、蜡炬表现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用来颂扬奋斗在教育 事业第一线的兢兢业业的老师们再合适不过。 解析———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 完;蜡烛直到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这两句 诗巧妙运用比喻和双关,借春蚕、蜡炬表现出无私奉献的崇 高精神,表现了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现在,人们常常生动 地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炬”,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所以,用这两句诗来颂扬奋斗 在教育事业第一线的兢兢业业的老师们再合适不过。 5.请描述“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所展现的画面。(不超过50字) (三)(2020湖北恩施中考改编)阅读秦观的《行香子》(树绕 村庄),回答问题。 答:词句描绘了一处静态风景,有春光无限的小园和各种 色彩缤纷的春花。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画面的概括 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扣 住画面,抓住形象,用概括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 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答:白描手法、动静结合。 6.这首词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你列举两种。 解析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 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 东风,豪兴徜徉”几句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春光无 限的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是动态描写。动静结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