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91127

1.3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 (共35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70025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地球,圈层,结构,课件,3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堂导入 坦博拉火山在1815年爆发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投在日本广岛的那颗原子弹爆炸威力的6.2万倍,是人类目前所知道的最猛烈的火山爆发。爆发造成全球气候异常,远至北美洲和欧洲的气候也深受影响,1816年成为“无夏之年”。北半球农作物欠收,家畜死亡,导致19世纪最严重的饥荒 。 课堂导入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此次地震的地震波已确认共环绕了地球6圈。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课堂导入 火山喷发和地震就像是定时炸弹,随时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那么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哪里?地震又是如何形成的?今天我们就带着好奇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地球的圈层结构。 新课讲解-探究1 地球结构知多少 科拉超深钻井地标及其地理位置 自1970年起,苏联在科拉半岛进行科学钻探,其中最深的一个钻井达12262米。它当时是世界上最深的钻井。该纪录先后被卡塔尔的油井(12289米)和俄罗斯的油井(12345米)打破。截止2016年,科拉超深钻井的深度居世界第三位。 新课讲解-探究1 问题探究 1.说一说,你了解哪些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 2.俗话说:“上天有路,入地无门。”议一议,在“入地无门”的情况下,科学家是如何探测地球内部奥秘的? 岩浆、地心、矿产…… 地球物理研究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地震学方法。 新课讲解 一、 地震和地震波 1 地震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 拓展延伸 地震的形成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在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板块之间的断裂、挤压、地壳俯冲等造成了地震。 全球板块分布及运动、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 新课讲解- 一、 地震和地震波 等震线 震中距 震中 震源 地球内部岩石发生断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地面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地震波的冲击造成的。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即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 将烈度相同的点连成封闭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从观测点(如地震台)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 新课讲解- 一、地震和地震波 ⑴震级: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震释放出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⑵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地震烈度示意图 震级等级 新课讲解- 一、 地震和地震波 2 地震波 ⑴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项目 内容 概念 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形式向外传播 分类 纵波(P波)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 横波(S波)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传播 特性 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 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共性 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场 意义 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状态,划分内部圈层 新课讲解- 二、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在莫霍面,纵波速度由7.6千米/秒急增为8.0千米/秒,横波速度由4.2千米/秒,增至4.4千米/秒。在古登堡面,纵波速度由13.32千米/秒突然降为8.1千米/秒,横波则完全消失。 新课讲解-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 定义: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 地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比较稳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