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91222

【新教材核心素养】6.14.3《血液循环》第2课时 教学课件(共28张PPT)+教学设计-新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98410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课件,八年级,生物,新苏科,教学设计,PPT
    (课件网) 第14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3节 血液循环 (第2课时) 第六单元 人体的生理活动 苏科版(新教材)生物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淋巴循环作为血液循环补充的作用及单向循环特点,脉搏形成原理及与心率的关系,血压的定义、分类及正常范围,血压异常成因及应对策略。 1.了解淋巴循环的途径及对血液循环的补充作用;掌握脉搏的形成原理及与心率的关系;理解血压的定义、分类,熟记正常范围及异常判断标准; 2.熟练使用血压计准确测量血压,精准测定脉搏,锻炼动手实操与数据测量能力;分析运动前后脉搏、血压变化数据,培养数据处理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 3.认识淋巴循环对维持体液稳定的重要性,体会人体系统间的协调配合;通过监测脉搏和血压,关注自身心血管健康,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理解血压异常的危害,树立健康生活理念,重视合理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积极影响。 课前须知 温故知新 上下腔静脉 肺静脉 主动脉 肺动脉 左心室 全身的 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 氧气 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代谢废物 右心房 (动脉血→静脉血) 右心室 肺泡 二氧化碳 氧气 肺部的 毛细血管 左心房 (静脉血→动脉血) 肺循环 体循环 课堂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手臂被撞击后会出现肿胀?这些肿胀的液体是从哪里来的?最终又会去哪里呢? 这些液体的流动与 “淋巴循环” 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人体内特殊的 “回收系统”。 新知讲授 活动1:淋巴循环 自主阅读P54的 “淋巴循环” 内容,找出关键信息并填空: 血液通过各级动脉输送到各组织周围后,组织间隙的一部分血浆成分如水、少量蛋白质等,会进入_____,再进入较大的淋巴管,最后回流到锁骨下的_____,重新汇入血液。 毛细淋巴管 大静脉 特点:“单向循环” 液体只能从组织间隙流向血液,无法反向流动 新知讲授 淋巴循环的功能 为什么说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补充’? 回收组织间隙中未被毛细血管吸收的物质(如水、蛋白质),避免体液积累导致水肿。 维持体液总量稳定,保证内环境平衡。 新知讲授 实例分析:淋巴循环受阻的影响 如果淋巴循环受阻,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 组织液无法正常回收,导致局部肿胀,影响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 淋巴管堵塞导致组织水肿 淋巴循环与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 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补充,回收未被毛细血管吸收的物质,最终汇入血液循环。 新知讲授 思维拓展 淋巴循环虽 “隐蔽”,却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新知讲授 活动2:脉搏 自主阅读P50-51的 “脉搏”的相关内容,找出关键信息: 心脏收缩时,大量血液进入动脉,动脉血管壁_____;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壁_____。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血管壁出现相应的扩张和回缩,就形成了脉搏。 脉搏就是_____脉的“跳动”。 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_____。 扩张 回缩 动 相等 脉搏的次数受年龄、性别、运动状态和情绪的影响,安静状态下,不同人群的正常为:婴儿140次/分钟,1岁儿童120次/分钟,3岁儿童100次/分钟,5岁儿童100次/分钟,青少年60~90次/分钟。 新知讲授 活动2:脉搏 ①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配合,在安静状态下,测试同学把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排放在受测同学的左臂腕部外侧,轻轻按压。找到有脉搏的部位,测量每分钟脉搏的次数,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 ②受测同学原地起蹲或原地高抬腿,在感觉气喘后结束,然后马上请测试同学测量每分钟脉搏的次数,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 ③ 汇总你和小组内同性别同学的测量数据并计算平均值,制成脉搏变化柱形图。 ④分析自己运动前后的脉搏变化情况以及男生与女生的脉搏差异。你认为脉搏的变化与运动有什么关系 新知讲授 活动2:脉搏 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 新知讲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