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91241

【新教材核心素养】6.14.3《血液循环》第1课时 教学课件(共33张PPT)+教学设计-新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1865277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课件,八年级,生物,新苏科,教学设计,PPT
    (课件网) 第14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3节 血液循环 (第1课时) 第六单元 人体的生理活动 苏科版(新教材)生物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哈维对血液循环的研究及实验,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两者关系,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变化,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细节,血液在肺部和组织处气体交换原理,哈维实验现象与理论的关联。 了解哈维对血液循环的研究及实验,理解血液单向流动特点。 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理解两者同时进行且通过心脏连通。 明确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及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 课前须知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有“诸血皆归于心”“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等叙述,说明我国古代人民对血液在人体内循环流动已有一定的认识。 课堂导入 心脏 血管 血管里的血液 课堂导入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组成 许多科学家对“血液在人体内是否循环流动”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英国科学家威廉·哈维( William Harvey,1578—1657)根据心脏每次收缩泵血的量和心率进行计算,发现心脏每小时泵血的总量是人体体重的数倍,这么多的血量不可能迅速产生又很快被组织吸收,因此他推血液在人体内是循环流动的。 新知讲授 活动1:血液循环的发现 热身小活动:模拟哈维实验 观察要点: 1.前臂青筋的鼓起。 2.感觉腕动脉的消失。 根据实验现象,你有什么猜想? 注意尽快松开绑带 新知讲授 活动1:血液循环的发现 提示:为了避免影响血液的流动,绷带或橡皮管捆扎的时间不能过长,观察到现象后应立即解开绷带或橡皮管。 新知讲授 活动1:血液循环的发现 哈维的实验证明,血液始终朝着一个方向流动,即从心脏经动脉流到静脉,再流回心脏。限于当时的条件,哈维并不知道血液是怎样从动脉流到静脉的。他猜想,动脉和静脉之间有一种血管,将动脉和静脉中的血液连通起来。后来科学家证实,这种血管就是毛细血管。 新知讲授 活动1:血液循环的发现 下面的实验能帮助我们验证哈维的猜想。 新知讲授 活动2:血液循环的途径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实验材料和用具: 尾鳍色素____的活的小鱼、湿纱布、培养皿、载玻片、显微镜等。 方法:  1.用湿纱布把小鱼把包起来,只露出尾部,再将小鱼放在培养皿里,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底部。 2. 在低倍镜下观察尾鳍内血管和血流情况。 尾鳍色素过多会影响观察尾鳍内血液流动效果。 少 能保持鱼体湿润,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在显微镜下如何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和血管特点,区分动脉、静脉和毛毛细血管 解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血液流向心脏方向、血流速度快的血管是动脉;血液与流向心脏方向相反、血管管径大、血流速度慢的血管是静脉;管径最细、红细胞在血管中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新知讲授 活动2:血液循环的途径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新知讲授 小组讨论 1.用湿纱布把小鱼包起来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后,应该怎样处理小鱼 2.在显微镜下,你如何区分小鱼尾鳍内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用湿纱布把小鱼包起来主要目的是保证小鱼正常呼吸。小鱼生活在水中,依靠鳃从水中获取溶解氧进行呼吸,在实验过程中,用浸湿的纱布包裹小鱼的头部鳃盖和躯干部,能维持小鱼呼吸所需的水环境,避免因缺水缺氧导致小鱼死亡,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新知讲授 小组讨论 2.在显微镜下,你如何区分小鱼尾鳍内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从主干流向分支,管腔较粗,血流速度快且方向明确,血液颜色较鲜红(含氧量高),管壁相对较厚。 静脉:由分支汇集到主干,管腔较粗但通常比同级动脉略大,血流速度较慢,方向与动脉相反,血液颜色较暗红,管壁较薄。 毛细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