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93527

5.1.1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课时1) 分层练习 (含答案)九年级化学沪教版(2024)上册

日期:2025-09-2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9989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5.1.1,2024,教版,化学,九年级,答案
  • cover
5.1.1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课时1) 基础巩固 1.二氧化碳的用途很多,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的是( ) A.用于灭火 B.用于磁悬浮列车 C.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D.用于植物光合作用 2.若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观察到( ) A.溶液仍呈紫色 B.溶液变成蓝色 C.溶液变红 D.溶液变浑浊 3.固态二氧化碳叫“干冰”。下列属于干冰用途的是( ) A.供给呼吸 B.作燃料 C.冶炼金属 D.人工增雨 4.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体积的水和澄清石灰水吸收CO的效果,实验装置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澄清石灰水吸收的效果 B.对比曲线①和②才可知水能吸收 C.CO 浓度降低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D.对比曲线①和②可以说明,澄清石灰水比水吸收的速率更快 根基训练 5.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其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 A. B. C. D. 6.实验室用一段时间的澄清石灰水瓶盖处附有许多白色固体,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7.现有标签破损的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两种无色溶液,可以利用下列试剂进行鉴别的是( ) A.二氧化碳气体 B.无色酚酞溶液 C.稀盐酸 D.紫色石蕊溶液 8.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取样,滴加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B 鉴别溶液和溶液 取样,滴加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盐酸 加入过量的,过滤 D 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气体 通过盛有溶液的洗气瓶 A.A B.B C.C D.D 思维拓展 9.向甲乙两个等体积充满的软塑料瓶中,分别倒入等体积的澄清石灰水与溶液(密度近似相等),拧紧瓶盖振荡后,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瓶注入的是澄清石灰水 B.甲、乙瓶变瘪的原因都是瓶内压强减小 C.向变瘪的乙瓶中滴加适量溶液,无现象 D.溶液浓度大于溶液浓度 10.用下图所示四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实验中所用的纸花均用石蕊染成紫色并干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和④的紫色纸花会变红 B.对比①,推断④有酸性物质生成 C.对比④纸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省略②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D.综合①②③④可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且碳酸很稳定 11.在三颈烧瓶中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将三颈烧瓶与盛有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注射器和压强传感器密封连接(如图1)。在时快速注入一种溶液,时快速注入第二种溶液,测得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时注入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B.前压强减小对应的反应示意图如图3所示 C.~期间压强不变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已经反应完全 D.后压强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碳酸钠与盐酸发生反应 12.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某同学用一根铁丝穿4片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按照图示将醋酸和水滴加到相应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1、2、3会变红,4不变色 B.该实验证明能与石蕊反应生成红色物质 C.该实验说明能溶于水 D.该实验的优点是将多个实验合为一体,对比性强 13.动植物呼吸都会产生二氧化碳。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的两个实验均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图中的实验可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C.实验U型管中的红墨水最终将左低右高 D.实验既可探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14.向甲乙两个等体积充满的软塑料瓶中,分别倒入等体积的澄清石灰水与溶液(密度近似相等),拧紧瓶盖振荡后,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瓶注入的是澄清石灰水 B.甲、乙瓶变瘪的原因都是瓶内压强减小 C.向变瘪的乙瓶中滴加适量溶液,无现象 D.溶液浓度大于溶液浓度 15.同学们在整理归纳碱的化学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于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