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升华和凝华 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 1 升华和凝华 1.如图5-4-1所示是某节目舞台的场景,舞台上的白雾通常利用干冰制造,原理是干冰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空气中的 (选填“二氧化碳”或“水蒸气”)液化形成白雾。 2.如图5-4-2 所示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3.灯泡用久了内壁会发黑,是灯内钨丝中的钨先 后 而形成的。(均选填“升华”“凝华”“汽化”或“液化”) 知识点 2 升华和凝华中的吸热和放热 4.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下列选项中关于节气所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 A.“雨水”节气,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放出热量 5.如图5-4-3 所示,有人在极寒冷的室外玩“泼水成冰”的游戏。将热水泼洒出去后,部分水滴迅速汽化成为水蒸气,水蒸气在寒冷的空气中 热量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晶或者液化成小水滴,就出现了图中的壮观场景。 B规律方法综合练 能力达标 6.如图5-4-4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 7.如图5-4-5所示现象的形成过程中,物态变化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 8. 小组同学做对比实验,如图5-4-6 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杯子中分别放入适量的冰块和干冰块。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内物块均变小。甲杯内有液体出现,外壁有小水珠生成;乙杯内仍然是干燥的,外壁有一层薄霜生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冰块变小是凝固现象,干冰变小是升华现象 B.冰块变小需要吸热,干冰变小需要吸热 C.小水珠生成是汽化现象,薄霜生成是凝华现象 D.小水珠生成需要放热,薄霜生成需要吸热 9. 如图 5-4-7 所示,干冰常被用来营造舞台上“烟雾缭绕”的仙境效果。下列关于“烟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烟雾”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B.“烟雾”是干冰升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C.“烟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烟雾”是干冰升华形成的固态小颗粒 10.冬天在暖和的教室里,玻璃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玻璃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 D.“汗”出在玻璃的外表面 11.喜欢动手实验的小明,把干冰放入小瓶中,在瓶口套上气球,过了一会儿发现气球鼓起来了(如图5-4-8甲所示),同时在瓶子底部的外壁上出现了白霜(如图乙所示)。这是由于瓶中干冰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气态,瓶外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霜。 12.热打印属于一种特殊打印,是传统打印技术的一次突破。热打印出来的图像色彩鲜艳,层次丰富。热打印是在高温下,使转鼓上的固体颜料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此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然后气体喷射到物体的表面,温度降低后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体,即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 13.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 (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小冰晶增多、增大,大到一定程度就会下落,大冰晶在下落过程中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从而形成降雨。 14.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400 ℃,碘的熔点为113℃。采用图5-4-9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中碘颗粒吸热会 ,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 ;两种方式均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发生 (以上三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图甲中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 (选填“使物质受热均匀”或“控制温度”)。 创新情境拓展练 素养提升 15.[跨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