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0039

专题训练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同步练习 2025-2026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日期:2025-10-0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1063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专题,2025-2026,上册,物理,八年级,教科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训练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类型一 物距、像距大小与成像大小的关系 [典例精讲] 例1 一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cm,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20cm 的地方,调节光屏,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的是 ( ) A.放大、正立的实像 B.等大、倒立的实像 C.缩小、倒立的实像 D.缩小、正立的虚像 [思维导引]-- a.明确物距和焦距的大小:由题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 cm,物距u= cm。 b.比较物距和焦距的大小关系: 。 c.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来判断:当 时,成 、 的 像。 [学以致用] 1.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 15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的主光轴上距透镜 40 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一个 (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Z-2-1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像(未画出)。所成的像是 (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3.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如图 Z-2-2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 A.8cm B.18 cm C.28 cm D.无法判断 4.已知某物体通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5 cm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cm处,则此时成( ) A.放大的虚像 B.正立的虚像 C.放大的实像 D.缩小的实像 类型二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的应用 [典例精讲] 例2 一凸透镜的焦距为 12 cm,将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 30cm处沿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15 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 A.像变小,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思维导引] a.明确物距变化:由题意可知,物距大于1倍焦距,蜡烛靠近透镜,所以物距 。 b.应用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其中“物近”指 ,“像远”指 ,“像变大”指像的大小 。 c.得出结果:像距 ,像变 。 [学以致用] 如图 Z-2-3 所示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图。若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一点,屏幕需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才能看到清晰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比之前 (选填“大”或“小”)。 6.小月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 Z-2-4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倒立、等大、清晰的实像。接下来把蜡烛移动到 35 cm刻度处,则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才可以得到倒立、 、清晰的实像。 7.手机的镜头相当于 ,增大手机与景物的距离,景物所成的像将 。 8.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如图 Z-2-5 所示,把蜡烛向左移动15 cm,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调节,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接下来改用焦距为 15 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应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调节。 类型三 凸透镜焦距的判定 [典例精讲] 例 3 物体距离凸透镜8cm 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 ,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 A. f<2cm B.2cm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