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2252

9.3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教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09-18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11179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文化,强国,自信,教案,-2025-2026,学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3《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及解读 (一)课程标准 阐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阐述文化自信的内涵与意义。 明确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二)课程标准解读 本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一路径涵盖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等多方面内容。学生要深入领会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更是基于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要认识到文化自信在国家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它与国运兴衰紧密相连,文化的繁荣能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与文化安全息息相关,坚定的文化自信有助于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蚀,维护国家文化主权;与民族精神独立性不可分割,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保持民族精神的独特性和自主性。通过学习,学生应增强文化自信,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是统编版必修 4《哲学与文化》第九课的第三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具有总结升华的重要地位。它承接了前两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基本路径的内容,进一步阐述了文化发展的目标 ——— 建设文化强国,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精神支撑 ——— 坚定文化自信。教材从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入手,包括弘扬主旋律、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素质、发展文化事业产业、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如何打造文化强国。在坚定文化自信部分,剖析了文化自信的内涵、来源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具体举措。本框题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二)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对文化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多元文化,对文化的发展有自己的初步感受和困惑。部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一定了解,但在面对西方文化冲击和网络文化乱象时,文化自信容易受到影响。同时,学生对国家时政热点关注度较高,这为结合 2025 年时政热点进行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学生对于文化强国建设和文化自信的深层次理解还存在不足,需要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情境、引导深度思考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障碍,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三、核心素养目标 (一)政治认同 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信心,认同党和国家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战略部署和政策举措。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自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利益,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二)科学精神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文化强国建设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认识文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提高对文化现象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文化传承与创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文化建设中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和创新,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三)公共参与 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优秀文化,抵制不良文化,为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贡献力量。 关注国家文化建设动态,主动参与文化交流与传播,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四)法治意识 了解我国文化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在文化创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