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2828

1-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面向整体)课堂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必修 1 数据与计算

日期:2025-09-23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233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中,数据,必修,教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 cover
《第20课 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人教版教材《必修一 数据与计算》中 “3.1 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的内容,是第三章数据处理与应用的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应用实例,大概了解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理清本章节学习的整个知识脉络,针对具体的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等技术会在后面的课时中详细学习,本次课主要以体验为主,让学生从体验中感受数据处理的意义所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今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知道可以利用软件工具或平台准确而有序地对数据进行整理、组织、计算与呈现,并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形成结果,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等核心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的学生,前期学生已经经历了“第一章认识数据与大数据”及“第二章算法与程序实现”的学习,在知识储备已经理解了数据、信息的概念,并领会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在学习能力上,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利用信息技术简单处理数据的能力,这些都是本课时的学习优势和良好基础,但学生对于如何通过数据处理获取有价值信息的一般过程的能力还比较欠缺,缺乏对数据处理过程的整体认知,这些都是在本节课中需要突破的方面。 三、教学目标 1.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数据处理,感受数据处理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2)了解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能通过数据处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数字化学习工具的使用情况”的项目体验与探究,知道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经历自主探究、体验活动,产生继续深入学习数据处理的各个过程的学习欲望。 2.核心素养指向 通过实践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提升信息意识,能够利用软件工具或平台对数据进行整理、组织、计算与呈现,并能通过技术方法对数据进行保护;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分析报告培养计算思维。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能通过数据处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2.教学难点 能根据问题需要确定所需的相关数据,并通过数据处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五、教学方法建议 本次课主要经历了“导—学—思”的教学过程,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项目体验感受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在体验完整个项目后,再进行知识内容的总结,最后通过贯穿本章节所有知识内容的“用水分析助决策”项目的规划对本节课知识内容做了提升。 在一开始的“导”的教学环节中,运用了情景教学法,提出项目活动“数字化学习工具的使用情况”;在“学”的环节中,通过问题驱动法、讨论法等教学方式,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进行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网上问卷调查工具获取与话题相关的一系列数据,然后运用数据分析方法与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最后给出经得起推敲的回答。学生在整个环节中需要关注的是:问卷如何设计,可以有哪些题型;为解决问题,数据的处理要包括哪些,需要做表格化、数值分析还是图表分析;最后如何形成数据与文字混排的报告。最后的“思”环节,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具体的任务来提升本节课的知识应用。在整堂课的设计中,利用教师的问题引导,及学生的体验讨论来解决本次课的教学重难点。 六、教学工具准备 网络机房、多媒体课件、问卷星。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引入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工具,老师想了解同学们对于数字化学习工具的使用情况,该如何操作呢? 总结学生提出的方案,归纳出可以通过网上评论、谈话、问卷等形式收集各类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讨论项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