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7707

第5章 物态变化 质量评估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2813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2026,八年级,2024,教科,物理,学年
  • cover
第5章 物态变化 质量评估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10℃ B.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能达到4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2.用温度计测温泡接触0℃的冰和0℃的水,测量结果是(   ) A.水的示数更低因为水是湿的 B.示数一样,因为它们温度相同 C.冰的示数更低,因为冰熔化时要吸热 D.可能水更低也可能冰更低,因为温度计测温泡对冷热敏感程度不一样 3.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一定熔点的一组是(   ) A.海波、铁、铝 B.蜡、铝、玻璃 C.松香、玻璃、沥青 D.冰、铁、松香 4.下表列出了一些物质的熔点。有一种金属存放在30℃的煤油中时是固态,当煤油温度变为45℃后,它逐渐熔化,该金属可能是(   ) 金属 汞 铯 铷 钾 熔点/℃ -39 29 39 63 A.汞 B.铯 C.铷 D.钾 5.北方的冬天,在地窖里放几桶水可以防止菜冻坏,其主要原因是(   ) A.水蒸发吸热 B.水降温,凝固放热 C.水的凝固点较低 D.水可以保持菜湿润 6.下列生产生活实例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 A.铁块在炼铁炉中变成铁水 B.糖放入锅内,经处理加热变成糖浆 C.冰棒在嘴里变成水 D.用铁水浇出铸件 7.生活中常常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变蒸发的快慢,下列措施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揭开茶杯的盖子 B.用电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 C.晾衣服时尽可能展开 D.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 8.炒鸡是一道美味家常菜,这道菜的烹制大致经历以下过程:鸡肉解冻;热油爆炒;小火慢炖;大火收汁。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鸡肉解冻”———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 B.“热油爆炒”———使鸡肉温度快速升高 C.“小火慢炖”———锅内食物温度降低,可以节约能源 D.“大火收汁”———为了加快水的汽化 9.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往往会大汗淋漓,是人体自我保护的生理现象。出汗能使体温不会升得太高,这是由于汗液(   ) A.熔化吸热 B.蒸发吸热 C.液化放热 D.汽化放热 10.对下列古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不科学的是(   )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霜是露凝固形成的 B.“欲渡黄河冰寒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是水凝固形成的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水变干是蒸发现象 D.“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11.如图所示,在严寒的冬天,小明起床后发现窗户的玻璃上结上了美丽的冰花。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冰花的形成需要吸热 C.冰花在玻璃窗的室外一侧 D.冰花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12.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甲至乙是熔化过程 B.乙为气态,乙至丙是凝华过程 C.丙为液态,乙至丙是熔化过程 D.丙为气态,丙至甲是液化过程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3.“白露”是秋天的第3个节气。“白露”后,昼夜温差较大。小红用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白露”后某天昼夜气温,示数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图甲的温度计示数是    ℃;这一天昼夜温差是    ℃。 14.填写下列物态变化名称。 (1)放在碗中的水变浅了:    。 (2)夏天阴暗处的水管“出汗”:    。 (3)堆高的雪人“消瘦”了:    。 (4)撒在舞台上的干冰不见了:    。 (5)冬天早晨屋顶的霜:    。 (6)蜡液浇注鞋模:    。 15.南方生长大量的阔叶林,为了适应环境,阔叶林叶子宽大,可以    (填“加快”或“减慢”)水分蒸发,蒸发时会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以适应高温的环境。 16.小丽的爸爸想让将要出售的海鲜能够保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