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7756

第2章 第3节 伴性遗传(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5-09-2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24662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遗传,伴性,3节,课件,学案,练习
    第3节 伴性遗传 知识点一 伴性遗传与人类红绿色盲 1.下列关于人类性染色体、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也会出现伴性遗传现象 2.(2024·湖南临湘高一期中)某男孩色盲,他的祖父和父亲均色盲,祖母、母亲和外祖父母均色觉正常。在此家庭中,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是(  ) A.外祖母→母亲→男孩 B.祖父→父亲→男孩 C.祖母→父亲→男孩 D.外祖父→母亲→男孩 3.(2023·湖北恩施高一月考)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由于色觉障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他们再生一个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 A.25%        B.50% C.75% D.100% 4.如图是甲、乙两个红绿色盲遗传的系谱图,家系中的Ⅲ7的红绿色盲基因分别来自Ⅰ中的(  ) A.Ⅰ2和Ⅰ1 B.Ⅰ4和Ⅰ3 C.Ⅰ2和Ⅰ2 D.Ⅰ3和Ⅰ4 5.(2024·北京丰台高一期末)下图为某个红绿色盲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号的色盲基因来自Ⅰ代中的3号个体 B.图中除了Ⅱ-6其余女性均可确定为携带者 C.7号和8号再生一个患病儿子的可能性为1/2 D.该家族后代中红绿色盲只会在男性中出现 知识点二 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其他伴性遗传病 6.下列有关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常表现为世代连续遗传 B.该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C.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一定是患者 7.下列关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双亲正常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4 B.人群中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C.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 D.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8.外耳道多毛症是一种伴Y染色体遗传病。下列关于外耳道多毛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不存在等位基因 B.各种产前诊断方法都能检测出该遗传病 C.女性不患该遗传病的原因是女性只有隐性基因 D.男性患者产生的精子中均含有该致病基因 知识点三 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9.(2024·广东珠海高一月考)家鸡(2n=78)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其羽毛的芦花和非芦花这对相对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B/b决定,W染色体上无其等位基因。现有一只芦花雌鸡和一只非芦花雄鸡作为亲本,经过多次交配,F1表型及比例均为芦花雄鸡∶非芦花雌鸡=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亲本基因型为ZBW和ZbZb B.F1雌雄相互交配,可通过羽毛特征区分F2的性别 C.研究家鸡的基因组需要测定40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D.自然状态下的家鸡种群中,非芦花雌鸡多于非芦花雄鸡 10.(2024·山西运城高一期中)如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病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 (2)Ⅱ7的致病基因来自    ,Ⅲ1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 11.现用一只隐性雌性个体与一只显性雄性个体杂交,不考虑突变。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判断基因的位置,不正确的是(  ) A.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可能位于片段Ⅰ上 B.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可能位于片段Ⅱ2上 C.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可能位于片段Ⅰ上 D.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可能位于片段Ⅱ2上 12.(多选)(2024·安徽滁州高一月考)下图表示某种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