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8056

第6章 第3节 第1课时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5-10-0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25659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遗传,必修,2019,人教,生物学,高中
    第1课时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知识点一 种群、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1.下列与种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片树林中的全部猕猴是一个种群 B.基因型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值 C.一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中得以保留和发展 D.种群的基因频率是恒定不变的 2.(2024·河北张家口高一月考)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 A.18%、82%        B.36%、64% C.57%、43% D.92%、8% 知识点二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及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3.在一个基因库中,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比例相等,如果每一代隐性基因型的个体都不能产生后代,则(  ) A.对基因型频率影响很小 B.会降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C.会使隐性基因消失 D.会提高杂合子的比例 4.达尔文曾明确指出,可遗传的变异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但有害突变一般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突变产生的新基因,经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D.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快慢与基因控制的性状与环境适应的程度有关 5.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突变频率很低,所以无法为进化提供足够的原材料 B.滥用抗生素会诱发细菌产生抗药性突变 C.当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时,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 D.在进化过程中,不适应环境的基因将直接被自然环境淘汰 6.在农业生产上,害虫的防治是高产的重要措施。人们在害虫防治的过程中发现,一种农药使用若干年后,它对某种害虫的杀伤效果逐年减小,害虫对该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害虫抗药性产生的原因图解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害虫抗药性产生时间落后于农药使用的时间 B.农药定向选择害虫,使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C.图中显示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D.抗药性个体后代全为抗药性,不可能出现非抗药性个体 知识点三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7.利用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 A.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 B.抗生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C.抗生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D.病菌中原来没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产生了抗药性强的个体 8.(2024·江苏徐州高一月考)一般情况下,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杀死细菌,但变异的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下列关于“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的探究实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置不含抗生素的纸片起对照作用 B.耐药菌发生了基因突变,不利于其生存 C.重复几代,抑菌圈的直径会逐渐减小 D.本实验说明抗生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 9.抗青霉素葡萄球菌是一种突变型菌种。将未接触过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结果有极少数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葡萄球菌在相同培养基中经多代培养后,对青霉素的抗性明显增强。原因是(  ) A.青霉素使用量的增加提高了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抗性 B.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C.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抗性的增强是定向突变的结果 D.葡萄球菌的抗青霉素基因是在使用青霉素后产生的 10.(2024·福建莆田高二月考)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内主要流行病原菌,这种细菌在全球范围内对包括碳青霉烯类等在内的多种抗生素具有广谱耐药性,将可能进化成“超级细菌”,对其引起的疾病的针对性治疗变得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