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8070

第6章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5-10-0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35137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进化,必修,2019,人教,生物学,高中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知识点一 协同进化 1.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协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协同进化可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 B.协同进化可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C.猎豹与羚羊在捕与被捕的过程中奔跑速度均加快,属于协同进化 D.研究协同进化无法预测某物种的存在 2.下列关于捕食者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少的物种 B.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捕食者的存在往往导致被捕食者的灭绝 D.捕食者的存在可导致部分被捕食者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 3.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 B.乙的存在与进化会阻碍甲的进化 C.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 D.甲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 4.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距,花距底部储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距变异的方向 B.花距变长是兰花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口器与花距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5.无花果的隐头花序花托的顶端有一个很小的开孔,专有的、高度特化的榕小蜂雌蜂进入小孔后在花上产卵,雌蜂在花序上爬行时能进行传粉,无花果隐头花序是榕小蜂幼体唯一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榕小蜂特殊的生殖行为决定了无花果的变异方向 B.两者的依存关系是相互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 C.花序的特化是无花果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两种生物所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知识点二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6.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B.生物多样性是指千姿百态的物种 C.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是物种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D.虫媒花与传粉昆虫相适应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界的丰富多彩,起控制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 B.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4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 C.生物界的多样性是由物种的多样性体现的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知识点三 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8.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之间协同进化的过程 B.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有利变异 D.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9.下列叙述中,不符合中性突变学说的是(  ) A.基因突变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并不是非益即害的,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 B.自然选择对中性突变不起作用 C.中性突变学说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 D.种群间遗传物质出现较大差别是中性突变积累的结果 10.(2024·湖南怀化高一月考)科学家普遍认为,地球上的多种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特别是经过协同进化才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下列有关协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协同进化是指同种生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B.捕食者吃掉多病、年老的被捕食者,可促进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 C.“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生物的物种多样性 D.生物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物种的产生,也有原有物种的绝灭 11.(多选)有两种植物靠一种蜂鸟传粉。一种植物的花蕊蜜管直而短,另一种则弯而深。雌鸟的长鸟喙适于在弯曲的长筒状花蕊蜜管中采蜜,雄鸟的短鸟喙适于在短小笔直的花蕊蜜管中采蜜。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