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9109

7.1 力 教案 (表格式)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11341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案,格式,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
  • cover
7.1 力 教学设计 ---力及其作用效果 课题 7.1 力---力及其作用效果 单元 7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下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主要内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知识点,是力学的开篇,是后续学习内容的基础与铺垫。 学习 目标 科学观念:理解解什么是力,理解力的相互性,了解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科学思维: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相互性,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探究实践:利用简单的实验器材,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通过观察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和改变运动状态的情况,提升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和生活中的体验,概括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提升分析概括能力; 态度责任:学会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利用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重点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难点 力的概念的形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分析下列各图所示的现象中涉及的力,指出各个力涉及哪几个物体,反映的是物体之间怎样的作用。 人推轮椅:推 压路机压路面:压 磁铁吸螺钉:吸 运动员举杠铃:举 工作人员提手提包:提 机器人拉车:拉 导 入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一、什么是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的作用,简称力。 提、推、拉、压、举、吸、拍、打等作用都是力。 (2)力的种类较多,常见的力有:重力、拉力、压力、摩擦力等; (3)科学中,力的概念是从大量与力相关的自然、生活、生产现象中归纳、概括出来的。 2、力产生的条件: ①至少要有两个物体; ②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 视频:什么是力 讨论:物体之间不接触能否产生力的作用? 参考:物体之间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如, 磁铁与铁块不接触,但存在磁铁可吸引铁块; 地球与苹果之间没有接触,但地球的引力作用使苹果落地。 3、对力的理解: (1)每个力都涉及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3)力不可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4)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讨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呢? 参考:观察现象: 如,气球变形了,说明有力作用在气球上; 绳子断开了,说明有力作用在绳子上; 静止的足球滚动起来了,说明有力作用在足球上; 树枝摇晃起来了,说明有风(空气水平流动)的存在; …… 根据某物体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该物体的存在。 活动: 1)手指挤压塑料瓶的瓶壁,塑料瓶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用力拉一下橡皮筋,有什么现象? 3)左右两食指压着铅笔的两头,稍用力,结果发生了什么变化? 归纳: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1)形变:物体形状的改变,称为形变; (2)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3)物体形变现象普遍存在; (4)物体发生形变是力的作用效果之一。 下列各图中,在力的作用下,标枪、足球和排球的运动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现象表明力还能产生什么效果? 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运动快慢或运动方向改变,称为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速度大小或方向的改变,都属于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2)力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现象普遍存在; (4)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力的作用效果之一。 视频:力的作用效果 活动: (1)用红色的气球压绿色的气球,两球的形状发生的变化是 ; (2)用绿色的气球压红色的气球,两球的形状发生的变化是 ; (3)将两个气球一起向对方挤压,两球的形状发生的变化是 ; 这个现象说明了: 。 三、力的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