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 人教版必修2 情景视频1:长距彗星兰———长喙天蛾 达尔文由储存着花蜜的细长兰花花距 一定存在具有同样细长口器的昆虫,可以吸到花蜜。 推测 2. 如果后来未发现这样的蛾类昆虫,是否能说达尔文的推测是错误的? 1. 达尔文作出上述推测的理由是什么? 兰花的生殖离不开传粉昆虫。如果没有与这种兰花结构相适应的传粉昆虫(靠细长的口器获取花距底部的花蜜),这种兰花就难以完成传粉受精,这个物种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后来未发现这样的蛾类昆虫,达尔文的推测就仅仅是一种猜想,不能被证实。当然,未发现这样的蛾类昆虫,不等于这样的昆虫一定不存在,因此并不能说明达尔文的推测一定是错误的。 问题探讨 特定昆虫给特定植物传粉,可提高传粉效率,且昆虫也可得到较多食物或保护。 (1)在自然界,一种植物专门由一种昆虫传粉的情形很常见,昆虫传粉的专门化有什么意义? 1. 不同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 (2)虫媒花进化与传粉昆虫进化有什么关系?能举出类似实例? 虫媒花与传粉昆虫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种间互助) 情景视频2:猎豹追捕羚羊 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自然选择有利于羚羊种群中肌肉发达、动作敏捷的个体,也有利于猎豹种群中跑得快的个体。这两个物种的进化过程宛如一场漫长的“军备竞赛” 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 动作敏捷的捕食者才能获得食物,从而生存、繁殖后代。因此,羚羊对捕食者种群的进化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在自然界,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都面临生存压力。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它们也相互选择,协同进化。由此可见: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没有我,你跑不了这么快! 没有我,你也跑不了这么快! 1.不同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 捕食者是否可以高枕无忧? 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收割理论 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1.不同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 早期地球没有氧气,因此最早出现的生物进行无氧呼吸,放氧型光合生物的出现改造了原始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 氧气的产生也促使臭氧及臭氧层的形成,臭氧层吸收了大量的紫外线,为陆生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也会不断进化和发展。 2.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 (1)概念 (2)实例 猎豹捕食羚羊(不同物种之间) 光合生物的出现,使原始大气出现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生物与环境之间) (3)意义 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也就是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协同进化 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也就是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湿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冻原生态系统 协同进化 1. 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①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指遗传信息的总和,包括地球上所有动植物、微生物个体的基因。 地球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圈中生态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2. 形成原因: ②物种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 长期自然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 35亿年前 : 35-15亿年前 : 15亿年前 : 5.4-5亿年前 : 4亿年前 : 随后变化: 古细菌 主要是细菌(包括蓝细菌) 海洋中有大量无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