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15877

粤教·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 位置与疆域 第2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9-2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11070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粤教,疆域,格式,教学设计,2课时,位置
  • cover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单元《屹立世界的中国》 第一节《位置与疆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 第2课时 备课人 教材 粤教版初中地理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 素养目标 1. 区域认知:通过阅读地图,准确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明确我国在世界中的位置,构建对我国疆域的整体认知。 2. 综合思维: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从气候、农业、交通、对外联系等多个角度,理解地理位置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地理实践力:能够在地图上查找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以及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提高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4. 人地协调观:认识到我国辽阔的疆域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多样的空间,树立热爱祖国、保护国土的意识,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 。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是中国地理的开篇章节。教材从我国的地理位置入手,介绍了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阐述了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接着讲述我国辽阔的疆域,包括领土面积、四至点、濒临的海洋、岛屿、海峡,以及众多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教材内容以地图为载体,直观形象,为后续学习我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经济与文化等内容奠定基础,具有开篇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但对于抽象的地理位置概念和复杂的疆域知识,理解起来仍有一定难度。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一定兴趣,好奇心较强,渴望了解更多关于祖国的地理知识。然而,部分学生在分析地理问题时,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思维,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学习目标 运用中国政区图,识别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重难点 识别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新课导入 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我 国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行 政区划①。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我国宪法规定,国家 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学生们自主学习我国三级行政区划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环节二 新课讲授 活动探究 一、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 划分原则便于行政管理,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目前,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 34个省级行政区。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各级行政区政府所在地称 为行政中心。 2、认识省级行政区域 23个省 省是中国的一级行政区划,地方最高行政区域名,源于古代省制。唐有三省六部,元代中央行政机关叫“中书省”,又于各路(行政区)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最后简称为“省”,“省”由此发展而来。 5个自治区 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立的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其地方政府在内部事务方面会拥有比其他省级行政区更高的自主空间。 4个直辖市 直辖市,是直接由中央人民政府所管辖的建制市。直辖市往往有较大的建成区、较多的居住人口且在全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2个特别行政区 特别行政区是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而设立的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等的行政区域。行政级别与省、直辖市、自治区相同。 顺 口 溜 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二宁青陕甘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