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19646

第10课 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

日期:2025-11-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150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职业道德,中职,2023,高教,学年,2024-2025
  • cover
第10课 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 一、选择题 1. 法律的核心价值是( ) A. 维护社会秩序 B. 保障公民权利 C. 惩罚犯罪行为 D. 促进经济发展 2. 下列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的是( ) A. 闯红灯被罚款 B. 拖欠他人货款 C. 故意杀人被判刑 D. 散布谣言被拘留 3.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社会危害性程度不同 B. 违反的法律不同 C. 处罚方式不同 D. 主观故意不同 4.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首要防线是( ) A. 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社会保护 D. 司法保护 5. 下列属于附加刑的是( ) A. 管制 B. 拘役 C. 罚金 D. 有期徒刑 6.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参与赌博赌资较大属于( ) A. 不良行为 B. 严重不良行为 C. 犯罪行为 D. 一般违法行为 7. 法律与纪律的区别在于( ) A. 法律由国家制定,纪律由组织制定 B. 法律具有强制力,纪律没有 C. 法律规范全体公民,纪律只约束组织成员 D. 法律是成文的,纪律是不成文的 8. 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 ) A. 私自拆阅他人信件 B.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 C. 拒绝赡养父母 D. 伪造学历证书 9.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对未成年人设置( ) A. 消费限额 B. 游戏时长限制 C. 内容过滤 D. 以上都是 10. 中职生增强法治意识的途径不包括( ) A. 学习法律知识 B. 参与法治实践 C. 遵守学校纪律 D. 拒绝人际交往 二、多选题 1. 违法行为的分类包括( ) A. 违宪行为 B. 刑事违法行为 C. 民事违法行为 D. 行政违法行为 2.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责任包括( ) A. 加强监护 B. 树立良好家风 C. 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行为 D. 提供物质保障 3. 法律的规范作用体现在( ) A. 指引行为 B. 评价行为 C. 预测行为后果 D. 强制履行义务 4.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 ) A. 排除妨碍 B. 恢复名誉 C. 支付违约金 D. 没收财产 5. 中职生在实习期间应( ) A. 遵守企业规章制度 B. 接受安全教育 C. 独立操作危险设备 D.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填空题 1. 法律是由国家_____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 一般违法行为包括_____和行政违法行为。 3. 刑罚中的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_____。 4.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对不良行为的干预措施包括_____和学校管理教育。 5.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_____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四、判断题 1. 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 ) 2. 未成年人犯罪的案底会被永久封存。( ) 3. 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可以同时承担。( ) 4. 法律的作用是惩罚违法者,与守法公民无关。( ) 5. 中职生在实习期间因过错造成损失,需承担民事责任。( ) 五、简答题 1. 违法行为的分类及其区别。 2. 作为中职学生,如何增强法治意识?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中职生小王在网络上发布同学小李的隐私信息,导致小李受到同学歧视和孤立。小李要求小王删除信息并道歉,小王拒绝。 问题:结合法律知识,分析小王的行为性质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同步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C 3. A 4. A 5. C 6. B 7. A 8. B 9. D 10. D 二、多选题 1. ABCD 2. ABC 3. ABCD 4. ABC 5. ABD 三、填空题 1. 强制力 2. 民事违法行为 3. 死刑 4. 家庭管教 5. 法律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五、简答题 1. 违法行为的分类及其区别: 分类:违宪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区别:社会危害性不同(刑事违法最严重),违反的法律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刑事违法需负刑事责任)。 2. 中职学生增强法治意识的途径: 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权利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纪律; 参与法治实践(如模拟法庭、普法宣传); 树立规则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六、材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