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20013

Unit 1 My Favourite Subjects :Phonics 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11-18 科目:英语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222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Unit,My,Favourite,Subjects,Phonics,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Unit 1 My Favourite Subjects Phonics am an 教材 重庆大学-出卷网- 英语 四年级上册 主题 学生 四年级 班 教师 课型 语音课 课时 第4课时 教具 PPT、单词卡片、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 学情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1. 主题与内容:本单元语音部分通过听说和在图片和语篇中的识别、匹配、填空、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学习掌握元音短音/ /的基本音节规律及其组合,强化拼读意识和拼写能力。 2. 教材设计:语音部分由3个活动构成。活动1关注对a+m→am,a+n→an字母组合发音的感知,掌握拼读规则和规范书写。活动2则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辅音+元音音节”及其拼读规律,强化拼音规则在单词构成中的应用。活动3在迁移运用本单元所学的核心词汇和句式的基础上,完成文字内容填空,朗读并扮演交流场景。 3. 主要知识点: “辅音+元音音节组合”(a+m→am)拼读规律。 “辅音+元音音节组合”(a+n→an)拼读规律。 学情 分析 经过三年级的基础拼读学习,四年级上期的学生对辅音与元音的单字母发音(如a, m, n)已有初步感知,能尝试拼读简单的单音节词。然而,学生对“辅音+元音音节组合”(如a+m→am,a+n→an)的规律性拼读仍处于探索阶段,易混淆相似结构的发音差异(如am与an的鼻音区别),且在连读时的口型变化和音素连贯性上存在困难(如从/a/到/m/的过渡需唇部闭合)。此阶段的学生虽具备一定的抽象推理能力,但仍需教师通过直观的发音示范、口型模拟图和重复性拼读训练(如听音辨词、拆音组词等)强化学生的规律记忆。教师需明确本课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am/an音节组合的拼读规则,建立音素意识,同时通过对比练习和情境化词汇应用,帮助学生区分相似结构的发音差异,提升拼读准确性。教师需结合学生已学的字母音知识,利用多模态资源(如动态口型演示、韵律儿歌、互动拼读卡等),设计梯度任务,逐步引导学生从机械模仿转向规律迁移。此外,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拼读困难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纠音指导,确保拼读规则的内化与活用。 教学目标 (感知与认知) 能通过听辨、模仿和拼写训练,掌握元音短音/ /的基本音节规律及其组合,强化拼读意识和拼写能力。 2)能通过分步练习、图片可视化和情景化设计,巩固音节知识,注重语言迁移运用,构建系统的语音语义关系和词汇认知网络。 (辨识与巩固) 1)能通过听音,匹配辅音和元音组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辅音+元音音节”(如p+am=pam)及其拼读规律。 2)能在匹配完成后,跟读正确的音节或单词,强化拼音规则在单词构成中的应用。 (运用与迁移) 能在借助图片进行语篇阅读时,通过上下文理清段落结构(个人喜好———课程描述—教师特点—总结),捕捉关键信息。 能根据上下文理解和提示词,从句子结构和语义入手,完成阅读后的文字内容填充。 3)能在完成填空后,模仿Sam表演短文内容,朗读并扮演交流场景,给全班或小组展示短文中Sam的介绍和喜好,并在表演时有意识复习和运用本单元所学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教学重点 1)阅读获取信息,识别关键词。 2)通过表演完成短文朗读和角色扮演,将书面输入转化为自然的口语输出。 教学难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并总结字母组合am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 2)能在语篇提供的情境中,自主应用所学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进行拼读,进而根据语篇内容,用本单元所学的核心句式进行场景对话表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层次 设计意图 评价要点 感知与识别(Activity 1) 1. 导入话题。 2. 播放录音。 3.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字母组合am和an的发音,并对应d、j、m、p等辅音的组合方式,感知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建立音素与字母组合的对应关系。 4. 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出示的字母卡或在黑板上的板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