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教科版小学科学 5 年级下 册《船的研究》单元 做儿童喜欢的科学, 促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2课《用浮的材料造船》 说课流程 单元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提升探究实践能力 发展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能力 发展工程思维、模型思维 发展工匠创新精神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我们遇到的困难 1.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内容能带给学生什么 2.技术与工程领域在小学阶段开设存在困难,容易变成动手制作的课程。 做中学 做中思 基于核心素养,分析教材内容 12.2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2.3科学、技术、工程相互影响与促进 定义简单工程问题,包括限制条件和验收标准。 制作实物物模型,根据反馈结果改进并展示。 利用多种方式阐明创意。初步认识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13.工 程设计 与物化 13.1工程需要 定文和界定 13.2工程的关 键是设计 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基于说证,初步判断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限制条件 验收标准 模型制作 改进展示 创造思维 测试与 论证 系统与模型 结构与功能 12.技术、工程与社会 13.工程设计与物化 核心概念 跨学科概念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科学思维 工程思维 乐于尝试 质疑创新 实事求是 合作分享 工程设计流程 创造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 工程决策思维 工程设计思维 工程实施思维 12.技术、工程与社会 教材单元 反馈修改 明确问题 设计优化 物化过程 5年级 6年级 《工具与技术》 《小小工程师》 《船的研究》 《热》 简单的工程 问题,包括 限制条件和 标准 用多种形式 说明设计思 路,基于证 据判断可行 性和合理性 用简单的草 图说明思路 用简单的草 图说明思路 3年级 4年级 《运动和力》 《电路》 《物体的运动》 简单的设计 问题,包括 限制条件 用多种形式 说明设计思 路,比较解 决方案 用简单的草 图说明思路 用简单的草 图说明思路 1年级 2年级 《材料》 《比较与测量》 提出并描述 简单的制作 问题 用简单的草 图说明思路 用简单的草 图说明思路 用简单的草 图说明思路 简单制作 接近实际工程 简单草图 需求角度设计建模 简单制作 复杂装置 表象改进 有科学依据的改进 学习内容进阶 初步感知和体验 工程技术 开始经历复杂的设计与制作 整体上体验工程项目,用科学原理指导工程实践 独 木 舟 竹 木筏 铝箔 造船 帆 船 蒸汽船 电力船 材料与结构史 动力史 …… 资料 设计 制作 测评 改进 船的发展史 = 人工产品演化史 动力:人力→自然→机械 结构:更稳定、载重量更大 材料:浮→沉、天然→人造 浮 沉 机械动力 自然动力 人工动力 科学 技术 工程 数学 经 历 融 合 单元结构(来自特级教师--谢小立) 基于调查数据,分析学情 学生前一课,对于船的载重量、船的材料、发展历史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学生学习起点 竹筏(木筏)模型改变了船的结构,影响了载重量和稳定性本质上的认识是模糊的。 学生的学习困难 对船有一定的认识,知道用浮的材料可以造船。 学生的经验水平 03 02 01 1.37人选C 2.31人选ABC,3人选BC,2人选AC,1人选AB. 3.20人选B,5人选A,11人选C,1人选AB. 4.15人认为竹筏稳定载重量大;12人认为独木舟稳定载重量大;8人认为独木舟载重量大,竹筏更稳定;2人未写。 5.学生提到窄、不平、重量不一致、重心不稳、材料、形状、大小都会让船不稳定。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1. 90%学生知道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2. 90%学生知道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 重点 难点 1. 根据问题,尝试提出解决办法,能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认识竹筏或木筏的特点。 2.能利用新的材料,完成设计和制作任务。 能运用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