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20716

1.3 炉火周围的热现象 课件(22张PPT)+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66809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炉火,周围,现象,课件,22张,PPT
    《炉火周围的热现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开始创设情境,引出问题———炉火是怎样传递热的。在科学实践部分,涉及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以蜡烛为热源进行研究,通过用手感受现象蜡烛火焰的热传递、用温度计测量,证实蜡烛火焰的热传递和实验研究哪些因素影响蜡烛火焰的传递效果,更好了解热辐射的规律和特点。二是以一杯开水为热源,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研究,知道热源不同,传递热的方式相同。三是应用热辐射的概念,列举生活中热辐射现象。在拓展部分,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引导学生关注开发和利用新技术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 (1)通过认识热源,知道热传递有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形式。 (2)热辐射与热传导、热对流不同,不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直接传递热。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提出可以探究的影响热辐射因素的科学问题。 探究实践: 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哪些因素影响热辐射的效果, 知道遮挡和距离影响热辐射的效果。离热源越近,受到热辐射越强, 离热源越远,受到的热辐射越弱。 态度责任: (1)能积极思考问题,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学进行有效的交流。 (2)尝试解释一些现象,了解热对流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学生通过认识热源,知道热传递有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形式。 (2)热辐射与热传导、热对流不同,不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直接传递热。 〖教学难点〗 学生基于亲自的动手实验,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影响热辐射的效果。 〖教学过程〗 提出和聚焦问题:1、根据课页,提出问题 靠近燃烧的炉子时,我们会感到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享。 提问:炉子发出的热是怎样传递给我们的? 聚焦:揭示课题 炉火传的热能是热对流现象吗?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出本课主题—炉火周围的热现象 讲述新课 一、认识热源传递热的方式 1、认识热源 靠近燃烧的炉子时,我们会感到热。靠近点燃的蜡烛也会有这种感觉吗? 动手实验体验: ①点燃蜡烛 ②手向火焰侧面靠近 ③体会手的感觉 ④注意用火安全 向燃烧的炉子、点燃的蜡烛,都能发出热量。能发出热量的物体,我们称为热源。 你还知道哪些热源? 2、用手感受热源发出的热 点燃的蜡烛是热源,用手测一测是怎样传递热的? 讨论记录单 明确:燃烧的蜡烛传递热的方式不是热传导。热传导需要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也不是热对流。因为空气对流会形成风。而应该是热没有借助固体、气体,直接传递给手。 3、用温度计测量热源传递的热 (1)实验材料 蜡烛、温度计、火柴、铁架台 (2)提示 注意不要打碎温度计。 正确读取温度计示数。 (3)实验过程 点燃蜡烛,在蜡烛周围用铁架台垂直吊起一只温度计,观察温度计温度变化。 明确:温度计的读数变大,说明温度计所测得的温度明显升高,说明蜡烛 火焰所产生的热传递给了温度计。 (4)讨论:烛周围的温度计的温度上升很快。蜡烛的热量是靠空气进行传递的吗? 明确: 蜡烛的热量主要不是靠空气进行传递。因为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传热速度慢。温度计的热量是蜡烛直接传递的。 4、影响热源传递热的因素 哪些因素能影响蜡烛火焰传递热的效果?说出自己的猜想和理由。 预测:一个因素是距离,因为平时越靠近炉火越热,离炉火远就不太热。 另一个因素是遮挡物,坐在炉火附近感觉太热,用东西在前面遮挡一下, 就感觉好多了。 (1)实验材料 蜡烛、温度计、铁夹子、遮挡物、火柴、一杯热水、铁架台等。 (2)提示 注意不要打碎温度计。 正确读取温度计示数。 (3)实验过程 在蜡烛周围相同距离放置两支温度计, 记录它们的读数。 明确:在与热源周围距离相同时,温度计的温度相同。 在一支温度计前(温度计与蜡烛火焰之间)放一块挡板,记录它们的读数。 明确:在相同条件下,光源无遮挡温度高。 改变一支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