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党的领导 爱我 中华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人民至上 思考 :我们为什么有如此的底气? 【导入新课】 01 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1949 1978 2012 1840 新时代 新征程 1919 1956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 建设时期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改革开放 现代化建设时期 十八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五四运动 (过渡时期) 时间线索 1949 1978 2017 1840 新时代 新征程 1919 1956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 建设时期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改革开放 现代化建设时期 十九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中共成立 (过渡时期: 一化三改) 五四运动 1921 2012 十八大 1952 一、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1.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此时,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吗? 1840—1949年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界限,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政治目标 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 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 失败或成功的原因 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不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土地问题。 联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2.过渡时期的建设和探索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6年 土改完成 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 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恢复经济 土地改革 镇压反革命 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 一化三改 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工业化 发展生产力 三大改造 个体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革生产关系 实质: 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知识拓展 (2)成就及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3.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时期:1956-1978年 (1)新的历史课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 (2)成就: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3)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2 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思考:结合中国社会的发展,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二、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 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2 农村突破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 开放了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8 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1990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017 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20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992 南方讲话和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