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 ( 第五课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体: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制度保证 第六课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决定 体现 决定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根本保证 政体: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它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它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单元逻辑结构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到底是指哪一层? 村委会/居委会 中国共产党组织 中国行政区域划分 领 导 基层党组织 领导 基层 核心要点 素养目标 1.理解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和职能。(重点) 2.正确理解基层民主管理中公民民主参与的形式及其作用。 3.联系实际,说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难点) 1.政治认同: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定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准确认识村委会和居委会的职能,区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公共参与:积极、主动、有序参与基层群众自治。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主体 领导 依托 特点 内容 实质 管辖范围 【注意】 1.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基层群众性自治不是政权型的,即非国家性质的自治,而是一种社会自治 区别: 国家事务是由国家机关管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无权处理国家事务,人民群众也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即:人民群众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社会事务又叫做公共事务,一般是由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的事务,基层事务就是属于社会公共事务(村务和社区事务都属于社会公共事务) 联系: 公民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但是可以通过一切渠道间接参与国家事务. 如:人大开门立法(立法协商)、政府民主决策(听证会,群众代表参与)、公民行使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公权力的行使)…… 国家机关一般不能直接干预基层事务。 区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 1.村民委员会 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性质: (2)职能: 村民委员会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负责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1.村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3)成员的产生及其职责: (4)管理方式: 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村民 村委会 章程、制度 群众纠纷 村委会 人民政府 村规民约 对村民负责 为村民服务 村民选举产生村委会成员 村委会依据章程、制度办事 解决 群众纠纷 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提出建议 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 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3.自治组织形式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性质 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职能 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