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24184

综合质量检测(一)(课件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日期:2025-11-2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19120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综合,2019,生物,必修,选择性,人教
    综合质量检测(一)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长苞铁杉是我国特有珍稀树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福建省天宝岩自然保护区有一片保存较完好的长苞铁杉针阔混交林,面积约72 hm2。研究者对长苞铁杉进行种群密度调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择长苞铁杉长势良好的地方取样 B.样地内随机设置5个1 m×1 m的小样方 C.计数时压在样方边界线上的植株都需记录 D.种群密度会受种内竞争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2.如图坐标系中的曲线可表示生态学中相关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1可表示群落初生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随时间的变化 B.曲线2可表示“J”形增长曲线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 C.曲线1和2可分别表示某增长型种群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 D.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曲线2表示的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3.某森林中,高密度的某昆虫幼虫取食落叶松,影响松树的生长,最大松针长度减小,来年幼虫取食质量变差,导致该昆虫密度下降,使松树得到恢复。反过来随着食物质量的提高,幼虫数量又有所增加。幼虫的密度(虚线)与落叶松的最大松针长度(实线)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昆虫幼虫的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 B.食物是该昆虫幼虫种群数量的外部调节因素 C.该昆虫幼虫与落叶松处于同一捕食食物链中的不同环节 D.该昆虫幼虫环境容纳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落叶松的种群数量 4.海胆喜食海底的各类植物,尤其是各种海藻的假根。某海域因海獭遭受破坏性捕杀,海胆大量繁殖,最终导致海床变成了“海底沙漠”。如图是科研人员对该海域的海胆和帽贝影响海藻覆盖率的相关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即使没有捕捞,帽贝和海胆的种群数量也不可能无限增长 B.该海域生态系统中,帽贝和海胆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互利共生 C.海獭遭受破坏性捕杀一段时间后,帽贝的数量可能会逐渐下降 D.欲持续获得帽贝最大捕获量,捕获后应将其种群数量保持在K/2左右 5.同域共存是指一些生物生存在同一个区域,由于种间竞争关系而导致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在我国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多个点位均拍摄到云豹、金猫、豺等顶级食肉动物同域共存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域共存食肉动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受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 B.对云豹、金猫、豺等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最好采用标记重捕法 C.雅鲁藏布大峡谷充足的食物是保证顶级食肉动物同域共存的前提 D.鬣羚为了躲避天敌云豹而选择与其不同地域活动的现象,属于同域共存 6.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等鸟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B.针阔叶混交林中的红松和红皮云杉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C.针阔叶混交林植物分层更复杂,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D.森林群落垂直结构复杂,鸟类垂直分层现象明显 7.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3种 B.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图中生物构成 C.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调整到,则蛇体重增加1 kg,能为人多提供羊10 kg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循环流动 8.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量,其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余下部分称为净初级生产量。表为4个生态系统的研究实例。 类别 玉米地 荒地 湖泊Ⅰ 湖泊Ⅱ 太阳能利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