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微项目 甲醛的危害与去除 ———利用电负性分析与预测物质性质 1.借助电负性分析化学键中电荷的分布,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2.体会借助电负性预测有机化合物某些性质的思路与方法,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3.了解甲醛的性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去除方法,提升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素养目标 【项目背景】 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甲醛? 【甲醛危害无处不在】 家具板材在生产过程中需使用酚醛树脂(原料为甲醛、酚类)作为粘合剂,遇热和潮湿时就会释放甲醛 项目活动一 解释甲醛危害产生的原因 甲醛与蛋白质反应示意图 CH2–CONH–CH2–CONH HNOC–CH2–N–OC–CH2 H C=O H–N–H CH2 H–N–H C=O H H C=O H H CH2–CONH–CH2–CONH HNOC–CH2–N–OC–CH2 CH2OH C=O NH CH2 NH CH2 │ │ 反应前 反应后 【合作交流1】 1)图中① ②处,对比反应前后基团的变化,分析哪些键发生了断裂,形成了哪些键? 2)判断① ②处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类型 ① ① ② ② 【方法导引】 根据电负性标出断键处两个原子的电荷分布 【规律总结】 + H 原子重组成键时:遵循“_____”“_____”的规律。 正找负 负找正 反应类型:_____ 反应类型:_____ 分析原子重组成键规律 利用电负性认识有机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根据反应找到发生反应时的断键部位 依据元素电负性分析断键部位原子电荷分布 利用“正找负,负找正”规律进行原子重组 【模型建构】 项目活动2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检测 检验原理:当检测盒溶液的MBTH与甲醛接触后, 会发生下列反应生成物质A,从而变色; 将变色后的溶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便可以知道空气中甲醛的浓度。 【合作交流2】 1)利用活动1总结的规律,分析断键时原子电荷分布及如何重组的? 2)MBTH和甲醛发生反应时,发生了什么反应类型 分析甲醛的检测原理 反应类型 【总结交流】 根据项目活动1、2, 推测甲醛的化学性质 ①能和分子中含有_____官能团的物质反应; ②此外,甲醛中的C化合价为____价, 具有____性,能和____性物质发生反应。 –NH2 0 还原 氧化 项目活动3 甲醛的检测与去除 【实验药品】 甲醛溶液,氨水,酚酞溶液,酸性KMnO4溶液,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 【合作交流3】 利用给定的药品,小组设计除甲醛的探究方案及相关操作 预测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 I.探究甲醛是否可以和氨水发生反应 II.探究甲醛是否可以和酸性KMnO4 溶液反应 实验步骤 试管中滴加2滴氨水, 滴加酚酞,待溶液变红后, 滴加几滴甲醛溶液,振荡 试管中滴加2滴酸性KMnO4溶液, 滴加甲醛溶液,震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醛 和氨水反应 甲醛 和酸性KMnO4反应 实验验证 红色消失 能 紫红色消失 能 【提示】 甲醛既可以和氨水发生反应,也可以和酚酞反应 实验方案I存在缺陷,你发现了吗? 待甲醛和氨水 反应褪色后 【实验I方案改进】 若红色恢复,说明与甲醛发生反应的是 ; 若红色不恢复,说明与甲醛发生反应的是 。 氨水 氨水 酚酞 再滴加____ H C O H 能与氨、胺类等发生反应 醛基具有还原性, 能被氧化剂氧化 【总结甲醛的化学性质】 结构———决定性质 除了氨、胺类、强氧化性物质, 你还能想到哪些除甲醛的方法 【思考交流】 1)开窗通风; 2)活性炭吸附 除甲醛; 3)绿植吸收甲醛: 吊兰、芦荟、绿萝等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堂小结 知识上: 生活上: 利用电负性认识有机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根据反应找到可能发生反应的断键部位 利用元素电负性分析断键部位电荷分布 依据“正找负,负找正”规律进行片段重组 搬新家时,要先通风; 买新衣时,要先洗一下; 1.在入住装修过的新房之前,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①紧闭门窗,防止装修面干裂、变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