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作为单元起始课,学生借助“厨房”这个生活中熟悉的地方,对“厨房中的各种物质”的观察、特征的描述、用途及其变化的了解,认识到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通过比较厨房中不同物质的变化,发现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和形态,有些变化则产生了新的物质,从而引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本课具有统摄性和基础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观念既是科学的概念,也是哲学的观念。因此,本单元的概念具有观念层面上的意义。这些概念的建构,并不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来完成的。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将渗透这些概念,为学生的发展成长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上课使用的课本和桌椅、居住的房子和吃的各种食物,它们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各种动物、植物,包括我们的身体,也是由物质构成的。学生对物体一词是比较熟悉的,但学生对物质一词就比较生疏,二者的区别在于物体是学生可见的、可感受到的具体东西,而物质是客观存在,不受人意志的影响。比如铁锅是一个物体,它是由铁这种物质构成的。学生对不同的物质变化分析和判断能力不足,会有解释不清的情况,教师可以提供文字、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从不同途径获取与物质变化特别是化学变化有关的信息。本节课中学生会看到很多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这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经验上的准备,而这些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背后蕴含了哪些科学道理,是后续课程需要进行探究的。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通过观察厨房里的常见物质及其变化,认识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知道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区分不同的物质变化,能运用证据说明自己的观点。 探究实践:对厨房中的物质特征及其变化进行观察描述,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并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 态度责任:通过观察厨房物质及其变化的活动,发展探究身边常见物质变化的兴趣和探究欲。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厨房中的常见物质,描述其特征、用途及发生的变化,知道物质总是在不断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难点:能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实验记录单; 2.清水、糖、鸡蛋、不锈钢碗、酒精灯、铁架台、勺子、米、饭。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兴趣爱好很广泛,我迫不及待的想了解下都有些啥? 生:根据实际回答。 师:想知道老师的兴趣爱好吗?一起来看下(出示厨房中做菜图片) 一、聚焦 出示图片 师:这是老师做菜时候的两位好帮手,铁锅和木质锅铲。谁能说一说这两样物质特征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 说的真好!他们的特征是不一样的。在我们的厨房里还有很多不同的物质,比如这些食物和厨具等,那么厨房里的物质会发生变化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二、探究体验 师:提到厨房,老师很想知道班里哪些同学会烧菜?哇!这么多,非常能干,让我们来听听都会烧什么菜? 指名回答 今天老师想陪同大家一起体验课堂厨房的发现和快乐。想参与吗?今天课堂表现综合最佳的小组,每人获得鸡蛋一枚,今晚可以用这枚鸡蛋煮蛋花汤了。 【出示任务一:煮一碗糖水蛋】 师:今天简易的迷你厨房都准备了哪些材料(出示课件:准备的材料)。 师:请同学读一读煮糖水蛋的方法。 师:仔细研读这份学习记录单,重点观察水、糖、蛋,思考下我们可以从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