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25149

六下 4.2 产生气体的变化 教案

日期:2025-10-2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250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六下,产生,气体,变化,教案
  • cover
2.产生气体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例如产生气体。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的物质。 科学思维: 1.基于小苏打和白醋变化的现象,判断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2.能对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是否产生新物质,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 3.通过不断对比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变化的实验现象,基于证据,推理论证自己的猜想。 探究实践: 能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发现有些物质变化会伴随一些特殊现象。 能利用感官进行仔细观察,对物质变化的现象进行准确描述。 态度责任: 1.能尊重事实,愿意与人交流实验现象,分享观点,产生深入研究物质变化的兴趣。 2.初步感受物质变化与生活的联系和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发现有些物质发生变化会伴随产生气体现象。 难点:能通过物质反应伴随的现象分辨是否化学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水、小苏打、醋、搅拌棒、勺子。 小组:密封袋、小苏打、白醋、小烧杯、观察杯、量勺、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聚焦(2分) 1.导入:老师从厨房里带来了一份小苏打(手里拿实物),小苏打是一种怎样的物质?(PPT出示图片)【板书:白色粉末】 小苏打加入水中会怎样?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描述溶解后的特征:消失了,溶解了) 还有一杯液体,请一个学生闻一闻(很酸)(PPT出示)提问:如果把小苏打放入白醋中,可能会有什么现象?(学生推测做出假设)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密封袋———(PPT图片) 二、探究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后的现象(5分) 1.材料准备:一个密封袋中装有白醋和小苏打,并用密封夹分开 师边演示边强调要求:(1)轻轻摇晃,观察现象。(2)打开夹子并去掉,倒置一下密封袋使两种物质充分混合,观察现象。(3)1分钟后,轻轻摇晃,再次观察。 2.学生实验,观察现象。 3.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板书:大量气泡、呲呲声、变凉了 】 预设1:看到袋子鼓起来了,有很多气泡(师:“很多”还可以换个词语———大量;气泡哪来的?气泡原先就有的吗?) 预设2:听到有呲呲呲的声音(师:声音哪来的?) 预设3:看到底部还有小苏打、沉淀(师:稍候再来研究这个问题) ***重点引导气体从哪儿来的?是否是新产生的?(对比混合前晃一晃的现象) 【板书:产生了新物质:不知名气体】【出示课题:产生气体的变化】 三、探究二:混合后的物质发生变化了吗?(25分) 1.刚才有同学观察到密封袋里还有些沉积物,交流:留下的沉淀物还是小苏打吗?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说说你的推测和思考。你会怎么研究设计实验? 2.材料准备:一份小苏打和一个勺子,两杯20毫升白醋,1个空杯子 ***播放微视频要求: (1)倒出20毫升混合后的液体至空杯,取一平勺小苏打加入该液体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完成后继续加第2勺小苏打。根据需要再决定是否加第3勺。观察记录。 (2)将其中一杯20毫升白醋小心倒入剩余液体中,摇晃搅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完成后继续加第2杯白醋,摇晃搅拌并观察记录。 (3)实验结束,整理桌面保持整洁。 3.学生实验并且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记录单全班同时展示) (1)先交流“沉淀物是否是小苏打” 预设1:认为沉淀物还是小苏打(师:为什么这么认为?添加两次后还有沉淀物吗?) 预设2:认为沉淀物不是小苏打或者没有沉淀物了(师:说说你的理由) (2)交流“此液体是否还是白醋?” 预设3:认为此液体已经不再是白醋(师:真的没有一点气泡吗?通过与刚反应时的大量气泡作对比,辅助判断) 预设4:认为此液体大部分不再是白醋,还有一小部分是白醋。(师:怎么思考的?) 【板书:不知名液体】 四、总结拓展(8分) 1.今天的实验产生了几种新的物质?(两种:不知名气体、不知名液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