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 第一单元 第4课 我们有精神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有精神”的具体表现,理解“有精神”是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的结合,认同其在个人成长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2.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做到"有精神",自觉养成保持健康积极的精神面貌的良好习惯,逐步形成乐于学习的主动品格和乐观开朗的坚韧品格。 3.自主体验"有精神"的状态,主动探索保持"有精神"的具体方法并积极践行,提升探究和践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有精神”的具体表现和内涵。掌握“有精神”的具体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有精神”是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的结合。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小记者证;“我有精神记录卡” 2.学生准备:自己有精神的照片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亮眼找“精神” 1.情境创设。 新学期开始了,学校的小记者站要开设一个新栏目《新学期,新面貌》,邀请咱们班里的孩子都来当小记者,找一找咱们校园里的新面貌。这是大家的小记者证,每完成一个栏目环节,就能点亮一个大拇指,获得五枚大拇指的孩子,就能被评为“好面貌小记者”,有信心吗?在小记者们的采访过程中,老师还会根据大家的表现,发出奖励星,准备好了吗,一起进入今天的栏目主题:我们有精神。【板书:我们有精神】 2.升旗仪式有精神。 小记者们出发,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到这样一幕(升旗仪式)。学生看到了什么?什么样的表现是有精神的?解放军服装整齐、身姿挺拔,非常有精神。【板书:身姿挺、衣冠正】 在学校里,升旗仪式时的我们在做什么?唱国歌、行队礼/注目礼、排好队伍、站得笔挺、认真听……请同学来演一演,怎么样是有精神的。【板书:声音响、动作准】学生自评表现,发出奖励星。 3.日常生活有精神。 现在班里谁有精神?坐的时候端正、行走的时候匀速、举手的时候手笔直、发言时声音响亮……教师评价表现,发出奖励星。 同学都知道了自己有精神是什么样的。老师出示卡通人物图片(站、坐、表情),学生能不能辨认出他们是不是有精神?如果觉得他们有精神,就说:“精神精神真精神”;如果觉得他们没有精神,就说“不精神”。对“不精神”的样子,放出对比照,更直观感受怎样才是精神的。 照片1:站得有精神。请单个学生比一比,谁站得最有精神。 照片2:坐得没有精神。请学生说一说,怎么样坐才是有精神的。小组内比一比,谁坐得最有精神。 照片3:表情没有精神。请学生说一说,什么样的表情才是有精神的。全班做出表情,教师来评。 玩游戏:我说你做,教师说动作,学生做出怎样是有精神的(坐端正、举手、看书、立正、眼保健操……)。请之前发言的同学观察谁的表现有精神并发出奖励星。 4.全面发展有精神。 看课本中的绘本故事《谁精神?》,小记者们来到森林王国“看看谁精神”大赛中做评委,这四个小动物都说自己最有精神,你们同意吗?不是做到某一方面有精神即可,要努力把各方面都做好,才能更有精神。 学生思考,自己在哪些方面已经做到很有精神了,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有精神。小组讨论,互相提提建议,然后全班分享。找到更有精神目标的孩子,自评奖励星。 5.小结:小记者们,你们成功找到了有精神的模样,获得了第一枚大拇指。 活动二:慧眼识“精神” 1.小组趣分享。 学生在课前准备一张自己有精神的照片。和身边的小伙伴分享,这是什么时候拍的,你在干什么,为什么这么有精神?在学生分享之前,先由老师示范分享。 2.集体大讨论。 选几位同学的照片放在PPT上,请对应的同学自己来介绍,再请其他同学说一说感受。引出精神不只有外表,还有内在。【板书:认真专注、自信阳光、勤奋好学、机灵懂事】 3.小结:小记者们,你们明白了有精神的样子来自我们的外表,也来自我们的内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