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双减作业本:自然资源总体特征 【区域认知】 1.阅读资料,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阅读资料,归纳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综合思维】 1.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的特点及原因。 2.认识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地理实践力】 1.能收集本地资源信息,参与简单的资源调查活动。 【人地协调观】 1.树立节约和保护资源的意识,理解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读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统计图,完成1-2题。 1.我国一次能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煤炭 ②石油 ③天然气 ④水能 ⑤核能 ⑥风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2.2011年至2021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 ) A.石油占据主体地位 B.煤炭占比不断下降 C.清洁能源占比下降 D.矿产资源占比上升 在2024中国氢能展上,世界级绿氢生态创新区“氢洲”项目正式落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绿氢,是通过风能或太阳能、风光资源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再利用这些清洁电能,以电解水方式制取氢气。绿氢在制取过程中基本不产生温室气体,是目前氢能发展的主要趋势。下图示意氢能产业链。据此完成3-4题。 3.与“灰氢”和“蓝氢”相比,制备“绿氢”( ) A.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B.不需要工业生产加工 C.生产工艺基本无污染 D.需消耗大量化石能源 4.内蒙古自治区绿氢产业发展前景好主要是因当地( ) A.石油资源丰富 B.淡水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风光资源丰富 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我国围绕“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据此完成5-7题。 5.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森林资源 6.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 B.应有计划、综合利用煤、铁、石油等可再生资源 C.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资源就是自然资源 D.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取之不尽的 7.对于资源和能源,我们不仅要“节流”,而且要积极“开源”。下列做法中,属于“开源”的是( ) A.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B.减少废水、废气等排放 C.光盘行动 D.少用塑料袋 成语“蜀犬吠日”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原意是蜀地多阴雨,偶尔出太阳,犬吠不止。下图示意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读图完成8-9题。 8.成语“蜀犬吠日”主要发生在哪个地形区( )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 9.太阳能资源属于( ) ①非可再生资源 ②可再生资源 ③矿产能源 ④清洁能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新华网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2025年1月1日0时17分,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华龙一号以铀-235作为核裂变燃料,它是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满足全球最高安全标准,是我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被誉为“国之重器”“国家名片”,对于我国实现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跨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华龙一号已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与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据了解,华龙一号每台核电机组每年发电超100亿度,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同时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