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25471

第2章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2.6章末整合提升课件(共19张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11-15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9820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必修,选择性,化学,高中,科版,PPT
  • cover
(课件网) 【例1】甲、乙、丙三种有机物的结构如下: 甲: 乙:COCl2 ( ) 丙:CH2==CHCN (1)甲分子中有_____个σ键,_____个π键,_____(填“有”或“没有”)非极性键。 (2)乙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形成_____个σ键,_____个π键。 (3)丙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 (4)上述分子中既存在极性键又存在非极性键的是_____。 【答案】 (1)8 2 有 (2)3 1 (3)2∶1 (4) 甲、丙 【解析】 (1)甲分子中有3个C—H σ键,2个C—C σ键,2个C—O σ键,1个O—H σ键;C==C和C==O中分别有1个π键;有C—C、C==C非极性键。(2)乙分子中C与O原子之间形成1个σ键和1个π键,C与两个Cl原子之间分别形成1个σ键。(3)丙分子中含有1个C==C键,1个C≡N键,3个C—H键和1个C—C键,故丙分子中共有6个σ键和3个π键。 【解题指导】 σ键、π键存在的规律 (1)共价单键全部是σ键。 (2)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 (3)共价叁键中,一个是σ键、两个是π键。 【例2】在 分子中,羰基碳原子与甲基碳原子成键时所采取的杂化方式分别为(  ) A.sp2杂化;sp2杂化 B.sp3杂化;sp3杂化 C.sp2杂化;sp3杂化 D.sp杂化;sp3杂化 【答案】 C 【解析】羰基上的碳原子共形成3个σ键,为sp2杂化,两侧甲基中的碳原子共形成4个σ键,为sp3杂化。 【解题指导】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杂化类型的判断 对于有机物分子来说,若没有形成π键则为sp3杂化,形成一个π键则为sp2杂化,形成两个π键则为sp杂化。 【归纳总结】 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分子的空间构型判断 杂化轨道类型 杂化轨道空间构型 键角 sp1 直线形 180° sp2 平面三角形 120° sp3 正四面体形 109.5° 2.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 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数 杂化轨道空间构型 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 2 直线形 sp1 3 平面三角形 sp2 4 正四面体形 sp3 3.应用等电子原理判断 一般来说,等电子体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相同。 4.根据共价键类型判断 杂化轨道数n=中心原子的σ键数+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双键、叁键中只有一个σ键,其余均为π键) 【例3】配位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光谱证实单质铝与强碱性溶液反应有[Al(OH)4]-生成,则[Al(OH)4]-中存在_____(填字母)。 a.共价键 b.非极性键 c.配位键 d.σ键 e.π键 (2)Co(NH3)5BrSO4可形成两种钴的配合物,已知Co3+的配位数是6,为确定钴的配合物的结构,现对两种配合物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第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在第二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时,则无明显现象。则第一种配合物的结构可表示为_____,第二种配合物的结构可表示为_____。若在第二种配合物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则产生的现象是_____。(提示:TiCl(H2O)5Cl2这种配合物的结构可表示为[Ti(H2O)5Cl]Cl2。) 【答案】 (1)acd  (2)[Co(NH3)5Br]SO4 [Co(SO4)(NH3)5]Br 生成淡黄色沉淀 【解析】 (1)光谱证实单质Al与强碱性溶液反应有[Al(OH)4]-生成,可看作铝原子和三个羟基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形成三个极性共价键,形成Al(OH)3,Al(OH)3溶解在强碱性溶液中,和OH-结合形成[Al(OH)4]-,利用的是铝原子的空轨道和OH-的孤对电子形成的配位键;由两个原子轨道“头碰头”相互重叠而形成的共价键,叫σ键,所以[Al(OH)4]-中也形成了σ键。 (2)若硫酸根离子为配合物的外界,在水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所以会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若加入BaCl2溶液时无明显现象,说明硫酸根离子在内界;溴离子为配合物的外界,在水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若加入AgNO3溶液,会产生淡黄色沉淀溴化银。 【解题指导】配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和数目判断,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