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易电路 【设计理念】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理科,教学倡导的“做中学,学中思”就是强调在做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这一理念与项目化学习方式非常契合。它提倡真实问题,深度学习,跨界学习和大概念教学,是面向“未来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变革载体。本课将融入学科微项目化学习的方式,以“创设情境-明确任务-设计与制作测试与展示-研讨和改进-拓展提升”的主线开展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教材分析】 1.基于课标的解读 本课所承担的学科核心概念是“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另外,本课也需要承载“知道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说明形成电路的条件,切断闭合回路是控制电流的一种方法”这一学习内容。 基于单元的解读 本单元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元件和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第1课,学生首先电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第2课,学生通过点亮小灯泡的探究活动,形成电路是闭合回路的初步概念;本课学生主要聚焦组装“简易电路”活动,促进学生将已知的电路概念发展为“可以控制的电路”。 本课教材内容如下:聚焦环节,学生关注到组装真正的电路;探索环节,学生首先利用电池盒、灯座、导线夹组装电路,紧接着学生需要在组装的电路中加入开关,并画出电路连接图;研讨环节,学生思考电流的路径。而为了让科学课堂更加有趣,并能更高效地帮助学生建构有关“可以控制的电路”的概念。因此,笔者将教学活动调整为:1.聚焦李老师遇到的问题,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2.自主选择所给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可以控制亮灭的照明电路;3.了解生活中的简易电路产品。 【学情分析】 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前概念分析,结果如下: 四年级的孩子对电路不会太陌生,但学生对灯座、电池盒的认识也比较模糊。另外电流动路径这个问题,学生不能很清晰科学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灯座、电池盒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完成闭合回路中电流动路径的分析,并指导其按照工程师的身份开展学习活动,体验有趣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将电池盒、灯座和开关连接到电路中,让小灯泡亮起来,认识到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科学思维: 通过建造简易照明电路,分析电路的形成条件及电流路径。 科学探究: (1)学生能用所给的材料,与同伴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照明电路。 (2)学生通过明确任务、初设计、讨论修改、制作、测试与完善、展示与评价一系列过程,能够用开关自主控制小灯泡的亮暗。 态度责任: 能相互协作、分担责任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从电池的一段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所给的材料,与同伴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可以控制亮灭的照明电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材料1份。 为每个小组准备:灯座1个;电池盒1个;电池1节;灯泡1个;导线4根;开关1个;电池盒、灯座、电池、灯泡、开关的照片贴各1张;KT板1个;记号笔1支;学习锦囊1个;研讨记录单、施工记录单、简易照明电路制作环节评价单各1份。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聚焦问题(3分钟) 播放李老师的语音,学生思考:李老师遇到了什么问题? 李老师语音解说词如下:我是一名老师,晚上住在学校办公。可是,我遇到了一个大问题:我从办公室门口前往教室走廊途中,总因为楼道黑暗,踉踉跄跄行走,磕到了好几次。到底谁能帮帮我,解决楼道照明的问题啊? 交流(预设):楼道需要安装照明灯。 教师谈话:是的,我们学校急需安装照明灯,实现晚上亮,白天暗。现向各班招募一批优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