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设计我们的小船》教学设计 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 一、指导思想或设计理念: 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和表达交流的能力,明白要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本课的聚焦环节给学生一个项目任务———设计一艘能承载自己的船,创设一个真实情境,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重点围绕小船的设计展开学习与体验,感悟设计的往复性与复杂性。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处理: 本课是《船的研究》单元的第6课,从教材安排来上是有前面5课的基础,可以了解船的历史、造船的材料、船的结构特点、船的载重量和动力系统等。但是这次上这节课是单独拿出来上,学生没有前面几课的基础,因此对教材进行的降低难度的处理。 以学生熟悉的情境开始,引导学生设计一艘能运送自己的船,让学生从提供的材料中选择合适的材料,综合考虑船的安全稳定、承重、动力、成本、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船的设计。让学生充分的经历工程与技术领域“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几个过程中的设计环节,明白设计的重要性。 学生在设计时能基于原有的生活经验、真实的情境、限制条件进行充分讨论与交流,画出设计图,通过组内研讨和组间交流,对设计方案不断修正与完善,最后小组能形成一个较为理想的造船方案。并能借此激发学生持续探究、实施方案的热情,加深对工程设计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几年的学习,对工程制作会有初步的认识,有一定的表达、交流能力。五年级学生在生活中也有接触过船,对一些造船的材料也有初步的了解,这些都是学生能开展船的设计的基础。但此时五年级的学生没有经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没有对船形成系统的认识,直接进行船的设计难度较大,要想让学生能顺利的设计出自己的小船,达到更高层次的思维目标,需要在设计前做好铺垫,但达到的层次还要看学生的原有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轮船的设计需要考虑船的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大小、形状、材料等因素。 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等过程。 科学思维 1.能够针对具体任务,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来设计一艘小船。 探究实践 1.能够考虑到设计小船所涉及的各个因素。 2.能将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设计图、模型或实物。 3.对自己或他人设计的想法、草图提出改进建议,并说明理由。 态度责任 1.在设计小船的过程中,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2.在设计小船的过程中,建立成本、稳定性意识。 3.敢对小船的设计方案质疑并虚心听取别人的合理建议。 五、教学准备: 造船项目书、评价贴、尺子、铅笔、红笔等。 六、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介绍下景宁的景点-畲乡之窗、千峡湖 (一)聚焦-明确问题 1.导入:景宁的景色非常优美,这幅图就是千峡湖中的一段,江面开阔、水流平缓。现在千峡湖景区面向全体市民征集轮渡小船的设计方案,你能设计一艘船,把自己安全地渡到对岸吗?(板书关键词:自己、安全、渡) 2.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预设:防水、稳定(板书:稳固)、动力(板书:动力系统)、载重量(板书:载重量) 今天就来设计一艘我们自己的小船(板书) 【设计意图】本节课教学内容时间分配非常紧张,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直截了当的出示项目任务,引导学生思考造船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探索-制定方案 1.来看看设计的要求和提供的材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对这些材料有什么问题? 2.出示评价标准。这次的设计能不能解决动力、承重和稳定性的问题,每个小组要画出设计图,用文字和数字标注,准确的表达组内同学的想法。 3.这是我们需要完成的记录单,同学们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4.提醒:(1)每个小组要画出设计图,用文字和数字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