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28034

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共51张PPT)

日期:2025-10-0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214963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地球,圈层,结构,课件,5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三节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目标 1 运用资料,说明地震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特点及划分依据。 2 运用示意图,了解地球外部圈层及其相互作用 3 上九天揽月 下五洋捉鳖 入地 ? 导入 目前,世界最深的矿井不超过3千米 最深的钻井,不过12千米 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千米的物质到地球表层 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超过450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导入 地球内部到底什么样子呢?是否像传说中那样有十八层呢?目前人类研究地球内部主要靠什么手段? 导学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学习目标,5分钟阅读课本P23-25, 10分钟完成导学案 1.阅读课本P23-p24,划出地震的概念,读懂图1-17,并识清震 级和烈度的概念; 2.阅读课本p24,阐述地震波的概念、分类以及传播特点; 3.阅读课本P25及图1-18,说出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记住 两个界面及三个圈层; 4.阅读课本p25,说出地壳的范围及特点,了解组成地壳的元素。 学思 1、学生在导学指导下先通读教材,整体感知,然后结合教材完成导学案,并记录自己发现的问题和疑惑。 2、在此过程中,同学们请保持安静,手持笔,不左顾右盼,不抖腿,完成自己的导学案,有疑问的的地方,举手示意老师。 展辨 先小组内核对导学案答案,并辨析记录发现的问题和疑惑。 自由展 我展示 我质疑 我回答 我提问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 圈层结构 一、地震和地震波 地震和地震波 1 1.定义: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 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 一、地震和地震波 (一)地震 3.衡量指标 震级:衡量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的指标。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可以有多个烈度。 2.地震构造及形成 外能 太阳辐射 一、地震和地震波 影响烈度的因素 震级: 震中距: 震源深浅: 地质构造、地面建筑抗震能力、次生灾害、救灾能力等 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而烈度有无数个 震中距越大,烈度越小 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影响烈度因素 震级 震中距 震源深度 地质构造 建筑物坚固程度 关系 正相关 负相关 负相关 负相关 负相关 一、地震和地震波 读世界地震分布图,概括地震分布特征。 4.地震分布 一、地震和地震波 4.地震分布 中国地震灾害多发的原因?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一、地震和地震波 地震能量以 地震波 向四周传播 横波(S) 纵波(P) 固 固 液 气 快 慢 上下颠簸 (先) 左右摇晃 (后) (二)地震波 一、地震和地震波 分类 特 点 质点振动方向 传播 速度 (快慢) 能通过 的介质 共同点 纵波(P) 横波(S) 与波传播方向一致 与波传播方向垂直 较快 较慢 固体、液体、气体 固体 速度都随介质的变化而变化 【总结】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一、地震和地震波 手机突然弹出的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就在于可以探测到地震发生最初时发射出来的无破坏性的地震波--纵波,而破坏性的地震波--横波由于传播速度相对较慢则会延后10~30秒到达地表。深入地下的地震探测仪器检测到纵波后传给计算机,即刻计算出震级、烈度、震源,于是预警系统抢先在横波到达地面前10~30秒通过电视和广播发出警报。并且,由于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得更快,预警也可能赶在P波之前到达。 一、地震和地震波 探测地球地质构造和圈层结构 探测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工程探测 地震波的应用 一、地震和地震波 地震来临时,人们在地面上和在水上的感觉有何不同? 思考: 地面上:先上下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