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案 章节名称 第八章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课题名称 快速发展的经济、人口、粮食与环境 教材内容分析 非洲一直是个神秘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贫穷的地方,关于非洲的学习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空间概念和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学会分析归纳总结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的因果关系。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联系生活体验,比较、识图、讨论探究等灵活变通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使知识化难为易。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学,以便将抽象问题形象好、枯燥知识生动化,利于学生掌握。 教学目标(关键能力 必备品格 价值观念) 1.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结合气候类型图,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分布特征。2.读图片和资料,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资源分布,理解资源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及影响。3.根据统计图和实例资料,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说出协调三者关系的基本途径。 教学重难点 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以及本区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方法:启发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教学准备:播放有关非洲的小视频。 预习学案 自主学习 知识点二 快速发展的经济6.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的宝库:种类多,储量大,_____、_____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2)丰富的生物资源:是_____和_____的原产地。7.经济。(1)经济特点:出口_____,进口_____,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2)原因:历史上长期受_____占领和掠夺。(3)对策:努力改变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生产的情况,使经济稳步增长。(4)现状: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_____的发展,_____的增长,成为推动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点三 人口、粮食与环境8.人口问题: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_____。9.粮食问题: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当地粮食供应不足。10.环境问题: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剧了_____和土地_____,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下图为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某年出口商品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图中所示国家共同的经济特点是( ) A. 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B. 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C. 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 D. 各国工业基础雄厚5.下列非洲国家中石油资源丰富的是( ) ①索马里 ②尼日利亚 ③刚果 ④博茨瓦纳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独立完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1.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美丽富饶的自然环境,他们那里丰富的物产,正源源不断地出口到世界各地。教师展示课件:“本区某些国家的主要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1998年)”(课本70页图8.31),分析-这些国家出口的主要物品是什么 出口的比重怎样 这些国家出口商品有什么特点 (本区的科特迪瓦主要出口可可,占出口总额的50%;尼日利亚主要出口原油,占到本国总出口额的98%;赞比亚主要出口铜矿,占到本国总出口额的70%多;还有的国家出口咖啡、金刚石、活牲口、木材等产品,所占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上述这些国家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一种初级产品,而且所占比重都很大。因此,得出结论:本区的国家以某种商品出口为主;出口商品多是初级产品)教师小结:依赖某一种或某几种初级产品生产的经济称为“单一商品经济”。2.练习课本70页活动1,辨别列出的物品中哪些是原料,哪些是工业制造品。3.教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产的矿产、木材、经济作物是工业原料、半成品,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大部分国家工业落后,许多工业制造品要从国外进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