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套小学青岛版 第五单元 我爱读书—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加几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继续学习8、7、6加几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进位加法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可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起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表象,让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经历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初步体会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下周咱们学校就要举行秋季运动会了,你们想要参加吗?有赛跑、接力、滚球、投沙包、跳绳这些项目,你喜欢参加哪一项? 师:仔细观察图片,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那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生1:赛跑的有9人,投沙包的有6人。 生2:后面的黑板上还写了报名当志愿者的名单,男生志愿者有9人,女生志愿者有7人。 生1: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生2:一共有多少名志愿者? 本环节由情境引入、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环节二 探究新知 活动1: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师: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该怎么列式呢? 师:怎样计算出结果呢?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为什么要从10开始数 教师引领全班一起接着数一数。 师:这种方法就叫“接着数”。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很好,这种方法叫“补十法”,想想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为什么要从6个小棒中拿出一个给9个小棒呢? 师:非常棒,这种方法就是“凑十法”。先把6分成1和5、1+9=10,10+5=15。 把9凑成10,再算10加几等于十几就非常简便了。 师:想一想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列式?说说你的想法。 活动2:一共有多少名志愿者? 师:我们知道了运动员有15名,那一共有多少名志愿者?怎样列式呢? 师: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出来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展示学生的列式和算法。 师:真棒!同学都已经会学以致用了! 生:9+6= 生1:接着9往后数,10、11、12、13、14、15,一共有15名运动员。 生:前面已经有9了,接着9数就可以了。 生2:我是把9想成10,10+6=16,再减去多加的1 ,16-1=15。 生3:我是摆小棒做的,可以用小棒代替运动员,先摆9根小棒,再拿出6根小棒,之后从6个小棒中拿出1个和9个凑成10个,这样10个加5个比较好算,一共有15名运动员。 生:凑十。 生:6+9=15(名)。因为9+6=15所以6+9=15,调换位置,得数不变。 生:男生志愿者有9人,女生志愿者有7人。所以用9+7= 生1:可以利用凑十法,7可以分成1和6,1+9=10,10+6=16。 生2:还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先摆出9根和7根,从7根中拿出1根和9根凑成1捆,再加上剩下的6根,一共16根。 生3:因为9+7=16,所以7+9=16。 本环节创设运动会报名的情景,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掌握计算9加几的重要方法“凑十法”。 本环节使学生巩固上一环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