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30719

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 陈涉世家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2277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初中,语文,统编,五四,学制,九年级
  • cover
第22课 《陈涉世家》 教学设计 1、了解作者及《史记》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疏通文意。 2、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3、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树立远大理想,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2、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难点: 1、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2、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树立远大理想,激发爱国情感。 第一课时 在两千多年前的一个雨夜,一群被征发戍边的农民被困在了大泽乡,按照当时的法律,误了期限就要被处死。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其中两个年轻人做出了一个改变历史的决定。他们是谁?他们做出了怎样的决定?这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陈涉世家》中寻找答案。 【走近作者】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公元前90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人,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初仕郎中。汉武帝元封八年继承他父亲司马谈的官职,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他博览皇帝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宫刑。他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 【了解作品】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和书表的编写体例。全书共52万字,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3000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对后世史学研究有深远影响。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纪:叙述帝王之事。 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 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 世家:是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写作背景】 秦始皇统治时:大规模兴建宫殿、陵墓等,并对匈奴、南越用兵,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制定严刑酷法,人民动辄触犯刑律,受到严惩。 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戍徭无已,法律更为苛酷,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 公元前209年:爆发了大泽乡起义,即陈胜吴广起义。 本课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的前一部分。陈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世家》是写陈涉的一部传记,比较完整地叙述了陈涉起义的全部过程。本课所选内容,叙述了陈涉、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的声势,表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 任务一:诵读课文 疏通文意 1.读一读·正字音。 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jiǎ)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chuò)耕之垄(lǒng)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hú)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lǘ)左谪戍(shù)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