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矛盾 一、教学说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矛盾的观点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意义,正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坚持和拥护党的领导,认同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2.能力目标 理解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掌握矛盾分析法,正确认识自我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矛盾,培养学生乐观进取、不怕挫折、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悟矛盾发展对自身成才的作用,正确认识国家社会发展条件和职业素质对个人职业成长的重要意义,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向职业道德模范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难点: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三)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 (四)学时安排 2学时 二、教学内容 (一)课前任务 教师布置学生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预习课本第6课第二框内容,了解本节课知识要点。 2.运用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对自己近期任务进行安排,并思考自己为什么这样安排。 3.线上平台学习关于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胜利以及独龙江乡脱贫的资料。 (二)课中环节 1.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学生展示】 请学生展示课前完成的学习任务:依据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安排近期任务,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入课题】 依据时间管理四象限法,我们把要做的事情按照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的排列组合分成四个象限。在不同的象限中,我们采取不同行动。这样的划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时间管理,提高效率。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碰到各种需要完成的事情纠缠在一起的情况,若不懂得按照轻重缓急处理事情,会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导致效率低下。从哲学上说,这涉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问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新课讲授———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情境创设】 播放视频《独龙江畔,一跃千年》,结合教材第49页 “阅读与思考”,了解独龙江乡是如何开展脱贫工作的。 独龙江乡存在的问题:基础设施不完善,水、电、 路、通信等基础设施仍然落后;文化教育较落后;贫困度深且面广等。 独龙江乡脱贫中的“六大工程”:安居温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素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独龙江乡教育情况: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江乡没有一所学校;1952年,独龙江乡开办了第一所小学;如今独龙江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 学生思考: 脱贫是一个系统工程,独龙江乡在脱贫过程中为什么特别强调优先发展教育? 【教师解析】 脱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推进、协调发展,但对某一地区、某一阶段来说,某方面的工作会具有更为关键的作用,需要重点发展。习近平多次讲道,“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可见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性。独龙江乡重点抓教育事业,找到了系统脱贫的抓手。通过发展教育提升人口素质,独龙江乡脱贫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也巩固了脱贫成果,不断向前发展。这就是抓住了事情的重点和关键。 【教师总结】 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义: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辩证关系: 主次矛盾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体会和认识矛盾有主次之分;同时了解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增强学生政治认同。 【情境创设】 金无足赤,人无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