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33796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年八上物理(沪粤2024)

日期:2025-10-1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4386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测量,长度,时间,教学设计,格式,2025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教学设计 课题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单元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以测量是物理科学探究的基础导入,引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引出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及常用单位,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与操作要素,是初中物理实验技能的入门课程。 2022新课标要求 2.2.1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4.1.4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学习 目标与核心素养 1、了解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及常用单位,会进行相关单位的换算。(物理观念) 2、正确使用刻度尺,知道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等,学会估读并正确几率测量结果;会使用常见工具(主要是机械秒表)测量时间并正确读数。(科学探究) 3、学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的大小,了解测量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并知道如果减小误差。(科学思维)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 “长度”“时间” 有朴素认知,能使用直尺、手表等简单工具进行粗略测量,但存在以下问题:单位换算易混淆、刻度尺使用不规范、对 “误差” 概念理解模糊、部分学生存在 “测量简单无需认真” 的轻视心理等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通过趣味情境激发兴趣,用 “错误案例辨析” 纠正不良习惯,为以后的物理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重点 1、长度和时间单位的认识及换算;2、正确使用刻度尺经常长度测量;3、正确使用机械秒表(停表)测量时间; 难点 1、刻度尺读数进行正确估读;2、机械秒表(停表)根据小表盘读数进行大表盘的正确读数;3、认识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在实验中减小误差 材料准备 实验工具:刻度尺、表、机械秒表(停表) 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结合课本图片:比较铅笔长度、运动员跑步快慢、热水喝雪糕的冷热等我们可以通过感知直接得出结论,而生活中有许多比较需要通过工具得出数据进行比较,因此比较有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两种,从而引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使我们在学习物理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 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 测量长度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许多描述长度的场景,如百米赛跑、量一尺布、65寸电视等,其中“米”、“尺”、“寸”等就是为了科学进行测量的标准量———单位 为了便于科技、文化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长度的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 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 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估测身边的物品的长度大小:如手指宽度约1cm,一个拳头长约1dm,一个跨步约60cm等等…… 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测量长度的工具,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测量需求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如直尺、三角板、皮尺、卷尺等 实际测量中,测量要求越精确,就要使用较为精密的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 在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用测度尺进行正确的测量,在操作中需要学到“六会”: “会认”———认出刻度尺的量程、零刻度线、单位、分度值 “会选”———根据实际需测量的物体选取最合适的刻度尺,并不是分度值越小的越好 “会放”———零刻度线应对齐待测物体、与待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紧贴待测物体 “会看”———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会读”———读数应估读得到分度值下一位 “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组成 根据刻度尺的规范使用要点,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对物理课本和作业本进行长度和宽度的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得出的测量值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