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动画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理解掌握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成因和运动规律。 (2)通过读图、绘图、分析,锻炼解题的空间思维能力。理解并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二、学习重点: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三、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方向:自 向 ,从北天极上空看呈 ;从南天极上空看呈 。 周期:一个 年, 日 时 分 秒。 形状:近似正圆的 。 1.公转 轨道: 近日点: 初。 远日点: 初。 角速度:平均: , 点较快, 点较慢。 速度: 线速度:平均: , 点较快, 点较慢。 2.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地球运动是 与 的叠加。 (2)黄赤交角:指 平面与 平面的交角,目前是 。 (3)影响:使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做往返运动,并使地面获得太阳的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 ①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 ,夜 ,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南半球相反。 ②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 ,夜 ,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南半球相反。 ③春秋分:太阳直射 ,全球 。 3.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春分—秋分(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 半球, 是 半球日照时间最长的季节。北半球各纬度昼长 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 ⑤秋分—次年春分(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 半球, 是 半球日照时间最短的季节。北半球各纬度昼长 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 ⑥赤道上:终年 。 (二)“思”考探“议” 问题1: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度数的关系是怎样的? 问题2: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问题3:昼弧,夜弧的长度与昼夜长短有何关系? 问题4:二分二至时,全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三)小组“展”示 (略) (四)点“评”总结 (略) (五)目标“检”测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一直有着微小的变化。若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如下图所示,回答1~2题。 出卷网 1.若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如上图所示,6月22日前后地球上( ) A.极昼和极夜最低纬度的距离会缩小4′ B.温带范围会扩大4′ C.热带范围保持不变 D.极昼、极夜的范围会向高纬缩小 2.若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0°,下列地理现象不会消失的是( ) A.四季更替 B.回归年 C.极昼极夜 D.太阳日 读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完成3~4题。 出卷网 3..四地中纬度位于南半球的是( ) A.a B.b C.c D.d 4.四地纬度按由北到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b、a、d、c C.c、a、b、d D.b、c、a、d 5.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甲地正位于 (晨线或昏线 出卷网)上,其地方时为 时,昼长为 小时;乙地的日出地方时为 时,昼长为 小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