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63564

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5-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247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地理环境,整体性,地域,教案,格式
  • cover
课题 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总(3)课时第( )课时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简图或举例说明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2.以黄土高原区域为例,说明该区域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说出该区域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3、从收集资料中体验和感受中说出不同地区之间自然环境存在差异4、运用景观图和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指出在水平方向上两种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归纳三种地域规律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形成因素。5、运用珠穆朗玛峰地区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说出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主要成因。6、举例说明某种非地带性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7、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规律性及其整体性,感悟因地制宜 过程与方法 采用读图分析、案例分析及学生讨论、探究的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多给学生案例,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探究欲望,同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环境观,珍惜地球--我们唯一的家园。 任务定位 教学重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难点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概念: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地理环境成为一个复杂的整体。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环境各要素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表现 2、“牵一发而动全身”第2课时:地带性规律分异规律影响因素分布特点(延伸、更替)典型地区分布纬度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第3课时:非地带性规律:影响因素--地形、洋流、海陆分布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修改、课堂即时生成与对策 课标要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第1课时)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指导学生进行课前探索: (出示材料:见人教版案例2: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过程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黄土高原自然环境中的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之 后,地表的蓄水能力下降,地面径流增加,对土壤冲刷加剧,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大气湿度减小,气候日渐干旱,整个自然地理景观发生了变化。 (学生思考)(1)自然地理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 (2)据此事例,初步尝试动手画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图:(可能是单链条:生物 水文 土壤 气候 地貌;也可能是复链:水文 土壤 地貌生物 气候也可能是其他答案;也可能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循环链)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学生明白地理 环境各要素之间是有联系的,引发探究这种联系究竟是单线的、复线的还是相互的?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是什么就是什么,同时启发学生辩证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引导学生挖掘教材,提炼关键词,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究 案例1、 撒哈拉沙漠(受副热带高压带及信风带控制) 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地表水贫乏、风成作用盛行 大片沙漠、砾漠 动植物稀少学生因为认识不同自觉分成单链、复链和环链三个小组开始探究活动学生总结:气候 水文 地貌土壤 生物也可能是其他答案;也可能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循环链)激发学生兴趣,激发竞争意识,让学生内心产生 矛盾,从而自觉探究,学会从材料中提炼关键词,加深对地理环境各要素及相互关系的理解。给出学生一个案例,但是依然得不到科学的结论,启发学生寻找更多的案例或者培养学生对教师所提供的案例的兴趣,或者造成思维困顿启发新的研究思路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换个角度 继续探究:气候的形成和哪些自然地理要素有关?地貌的形成和哪些自然自然地理要素有关?土壤的形成和哪些自然地理要素有关?生物呢?水文呢?(引导学生回忆旧知,学会使用教材)学生思考问题的同时,尝试动手画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图:(对照书上69页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