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1节 机械运动 第2课时 教案 课 题 第四章 第1节 机械运动 第2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观察物体的运动路线,对物体的机械运动进行分类,认识机械运动的多样性;通过回顾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尝试定量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构建速度的定义并提出速度的单位。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和分类的方法对机械运动进行分类;通过对运动快慢定性比较的方法进行延伸,设计真实情境推理得到定量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并理解速度的意义和定义。探究实践:能根据具体情境提出定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方法的问题,能设计实验或采用生活中的情境来说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利用真实情境或实验归纳得出相关结论。态度责任:学会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自己做出独立判断,并愿意与他人分享观点;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能基于证据坚持或改变自己的想法,逐步形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与分类认识机械运动的多样性;利用比值法建构速度的定义,并用它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学难点 利用比值法建构速度的定义,并用它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学方式 讨论式、讲授式 教具学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演示ppt3】观看视频提问:这些光带是什么形状的呢?【演示ppt4】展示图片,过山车沿曲线运动,火车沿直线运动,根据运动路径不同,机械运动可分为曲线运动、直线运动。【演示ppt5】展示图片,提问:根据运动路径判断图片中的人或物体他们是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演示ppt6】总结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分类分类是按照标准将对象进行区分归类。【演示ppt7】提问:龟兔赛跑中,比赛刚开始,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兔子中途睡了一觉,最终乌龟先到达终点,裁判认为乌龟运动得快。为什么想法不一样?运动有快有慢,比较方法有所不同。【演示ppt8】演示观众角度的游泳比赛我们发现,观众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游泳的距离,游在前面的运动比较快。演示裁判角度的游泳比赛视频我们发现,裁判是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游泳的时间,时间越短的运动更快。【演示ppt9】展示400m、100m游泳比赛的数据,提问,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都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演示ppt10】讲解,在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中,物理选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式定义速度的概念。归纳并板书:运动的快慢速度科学上,把物体的运动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叫作速度(v)公式: 路程(s) 时间(t)【演示ppt11】讲解速度的单位根据速度公式,我们知道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m,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s,所以速度的基本单位是m/s。是一个组合单位。板书速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m/s 或 m·s-1)【演示ppt12】展示速度仪表盘、限速路牌,我们发现在交通运输中,常用的速度单位是:千米/时( km/h 或 km·h-1)板书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常用单位:千米/时( km/h 或 km·h-1)【演示ppt13】讲解速度的单位换算演示单位换算过程,让学生主动完成两个单位换算。板书速度的单位换算【演示ppt14】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观察速度仪表盘,读出速度大小为:130km/h表示每小时通过的路程为130km。【板书】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演示ppt15、16】展示常见的物体速度【ppt17、18】组织学生解答例题通过习题,熟练速度的概念、会通过简单计算、单位换算,并比较物体速度大小。【ppt19】知识拓展:用“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可以表示速度吗?【ppt20】进行小结。【ppt21】布置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