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38782

13.3电流的热效应课件(38页PPT)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北师大版(2024)

日期:2025-09-2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64451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北师大,全册,物理,九年级,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3.3 电流的热效应 学科:物理 年级:九年级 授课教师:[你的姓名] 幻灯片 2:课程引入 生活现象展示: 电热水壶烧水时,壶底发热将水烧开。 电熨斗通电后发热,能熨烫衣物。 电脑长时间工作后,主机外壳会发热。 电暖器通电后放出热量,使房间温度升高。 提问: 这些电器工作时都有什么共同现象?(通电后发热) 电能转化成了什么形式的能?引出本节课主题 ——— 电流的热效应。 幻灯片 3:电流的热效应概念 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热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能量转化:电流的热效应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内能。 普遍性:任何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都会产生热效应,只是不同导体发热的多少不同。 示例: 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大部分转化为内能,少部分转化为光能。 纯电阻电路(如电热器)工作时,电能几乎全部转化为内能。 图示:展示不同导体通电发热的示意图,标注能量转化方向。 幻灯片 4: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可能与电流大小、导体电阻、通电时间有关。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不同阻值)、导线若干。 装置: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内装等质量的空气,各放入一个电阻丝,通过玻璃管中液柱的上升高度反映热量多少(转换法)。 实验设计: 探究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控制电流和时间相同,将阻值不同的电阻串联(电流相同),观察液柱上升高度。 探究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控制电阻和时间相同,通过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观察同一电阻对应的液柱上升高度。 探究热量与时间的关系:控制电阻和电流相同,改变通电时间,观察液柱上升高度变化。 图示:展示实验装置图,标注各部分名称和实验变量。 幻灯片 5:焦耳定律 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提出者: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得出,因此称为焦耳定律。 公式:\(Q = I^2Rt\)。 其中:\(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耳(J);\(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 公式理解: 公式表明,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最为密切(二次方关系),电流增大时,热量会显著增加。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电路,无论是纯电阻电路还是非纯电阻电路。 纯电阻电路中的关系:在纯电阻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因此\(Q = W = UIt = \frac{U^2}{R}t = Pt\)。 幻灯片 6:焦耳定律的应用计算 类型一:基本公式应用 题目:一个阻值为 10Ω 的电阻,通过的电流为 2A,通电 5 分钟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解答:\(t = 5min = 300s\),\(Q = I^2Rt = (2A)^2×10Ω×300s = 12000J\)。 类型二:纯电阻电路综合计算 题目:一个电熨斗接在 220V 的电路中,电阻为 1210Ω,工作 10 分钟产生多少热量? 解答:方法一(用\(Q = I^2Rt\)):\(I = \frac{U}{R} = \frac{220V}{1210Ω} = \frac{2}{11}A\),\(t = 600s\),\(Q = (\frac{2}{11}A)^2×1210Ω×600s = 24000J\)。 方法二(用\(Q = \frac{U^2}{R}t\)):\(Q = \frac{(220V)^2}{1210Ω}×600s = 24000J\)。 类型三:非纯电阻电路计算 题目:一台电动机的电阻为 5Ω,接在 220V 的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 4A,工作 10 分钟,电动机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解答: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电路,只能用\(Q = I^2Rt\),\(t = 600s\),\(Q = (4A)^2×5Ω×600s = 48000J\)。 幻灯片 7:电流热效应的利用 电热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设备,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常见电热器: 电热水器:通过电阻丝发热加热水。 电熨斗:电阻丝发热使熨斗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