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39648

5.2 物质的密度-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34页PPT)

日期:2025-10-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85551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物理,PPT,34页,教学课件,上册,八年级
  • cover
(课件网) 5.2 物质的密度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沪粤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5.2 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掌握密度的公式和单位,能进行单位换算。 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重点) 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密度的概念 生活中的现象 展示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让学生感受它们的质量不同;再展示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观察它们的体积不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密度的定义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通常用字母 “ρ” 表示。 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密度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例如,铁的密度比木块的密度大,水的密度比酒精的密度大。 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它不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一杯水和一桶水,它们的质量和体积不同,但密度是相同的。 密度的公式和单位 公式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 = m / V,其中 ρ 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 单位 国际单位: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 kg/m 。 常用单位:克每立方厘米,符号是 g/cm 。 单位换算:1g/cm = 1000kg/m 。例如,水的密度是 1g/cm ,也可以表示为 1000kg/m 。 常见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 物质 密度 /(kg m ) 物质 密度 /(kg m ) 水 1.0×10 铁 7.9×10 酒精 0.8×10 铝 2.7×10 煤油 0.8×10 铜 8.9×10 冰 0.9×10 铅 11.3×10 (此处可插入常见物质密度的表格图片,方便学生查阅和记忆) 密度的测量 测量原理 根据密度公式 ρ = m / V,只要测量出物体的质量 m 和体积 V,就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测量工具 测量质量:托盘天平。 测量体积: 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用刻度尺测量其边长、直径等,再根据相应的体积公式计算体积。 形状不规则的固体或液体:用量筒或量杯测量体积。 量筒(或量杯)的使用 量筒的构造:量筒是带有刻度的玻璃筒,上面标有体积单位,通常有 mL(毫升)和 cm (立方厘米),1mL = 1cm 。 使用方法: 量筒要放在水平台上,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底部相平(如果是凸液面,视线要与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测量液体体积时,直接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取刻度值即可。 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时,采用 “排水法”: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 V ;将固体用细线拴住,缓慢放入量筒中,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记录此时水和固体的总体积 V ;则固体的体积 V = V - V 。 (此处可插入量筒读数示意图,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数方法) 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 测量固体(如小石块)的密度: 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 m,记录数据。 用量筒和水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V(用排水法),记录数据。 根据公式 ρ = m / V 计算小石块的密度。 测量液体(如盐水)的密度: 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m ,记录数据。 将适量的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 ,记录数据,则盐水的质量 m = m - m 。 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量盐水的体积 V,记录数据。 根据公式 ρ = m / V 计算盐水的密度。 实验注意事项 测量固体体积时,固体要完全浸没在水中,且不能有气泡附着在固体表面,否则会导致测量的体积偏大。 测量液体密度时,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时,烧杯壁上会残留少量液体,导致测量的体积偏小,计算出的密度偏大。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先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倒入量筒后再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两次质量之差即为量筒中液体的质量。 密度的应用 鉴别物质:每种物质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