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39651

5.3.2测量物质的密度-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31页PPT)

日期:2025-09-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79454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5.3.2,物理,PPT,31页,教学课件,上册
  • cover
5.3.2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沪粤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5.3.2 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理解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是 ρ=m/V,能根据原理设计测量方案。(重点) 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或量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掌握实验操作步骤。(难点) 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数据计算物质的密度。 了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测量原理 测量物质密度的依据是密度公式:ρ=m/V 即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 m 和体积 V,再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ρ。 实验器材 测量质量的工具:托盘天平(附砝码) 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或量杯) 辅助工具:烧杯、细线、水(测量不溶于水且不吸水的固体时使用) 被测物体:固体(如石块、木块等)、液体(如盐水、食用油等) (此处可插入实验器材实物图,标注各器材名称) 量筒(或量杯)的使用 量筒的刻度与单位 量筒上标有刻度,单位通常为 mL(毫升),1mL=1cm?。量筒的刻度是均匀的,量杯的刻度上密下疏。 正确使用方法 放: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确保量筒稳定。 读: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底部相平(若测量水银等凸液面液体,视线要与凸液面顶部相平)。 (此处可插入量筒读数示意图,对比错误读数方式和正确读数方式) 注意事项 量筒不能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倒入或倒出液体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液体洒出。 测量固体的密度(以石块为例) 实验步骤 测量石块的质量: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把石块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必要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记录石块的质量 m,单位为 g。 测量石块的体积: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此时水的体积 V?,单位为 cm?。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石块缓慢放入量筒中,使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记录此时水和石块的总体积 V?,单位为 cm?。 石块的体积 V=V?-V?。 计算密度: 根据公式 ρ=m/V,代入石块的质量 m 和体积 V,计算出石块的密度,单位为 g/cm?(或换算为 kg/m?)。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石块的质量 m/g 水的体积 V?/cm? 水和石块的总体积 V?/cm? 石块的体积 V/cm? 石块的密度 ρ/(g?cm??) 注意事项 测量固体体积时,固体要完全浸没在水中,若固体漂浮,可采用 “针压法”(用细针将固体压入水中)或 “沉坠法”(用重物将固体拉入水中)。 对于易吸水的固体(如木块),应先将其表面涂一层蜡或用保鲜膜包裹,防止吸水影响体积测量。 测量液体的密度(以盐水为例) 实验步骤 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调节天平平衡后,将装有适量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记录总质量 m?,单位为 g。 测量部分盐水的体积: 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单位为 cm?。 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把倒出部分盐水后剩余的烧杯和盐水放在天平左盘,测量其质量 m?,单位为 g。 计算密度: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m=m?-m?。 根据公式 ρ=m/V,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单位为 g/cm?(或换算为 kg/m?)。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m?/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m/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cm? 盐水的密度 ρ/(g?cm??) 注意事项 测量液体密度时,若先测量空烧杯质量,再测量烧杯和液体总质量,最后将液体倒入量筒,会因烧杯壁残留液体导致体积测量偏小,密度测量偏大。采用 “剩余法” 可减小误差。 倒入量筒中的液体体积不宜过少,否则测量误差较大。 误差分析 测量固体密度时的误差 若石块沾水后测量质量,会导致质量测量偏大,密度偏大。 若石块未完全浸没在水中,会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