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39673

13.3.2液化(课件32页)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日期:2025-10-0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245171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3.3.2,液化,课件,32页,2025-2026,学年
  • cover
(课件网) 13.3.2 液化 一、液化的概念与生活实例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放出热量。在生活中,液化现象十分常见: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瓶外壁会 “出汗”,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壁液化成小水珠;冬天人呼出的 “白气”,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 “白气”,是壶内喷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液化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理解液化的原理和特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自然现象和利用物态变化规律改善生活。 二、液化的两种方式 (一)降低温度 使气体液化的一种常用方法是降低温度。当气体的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气体就会液化成液体。例如,自然界中的雨、雾、露等现象,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降低温度液化形成的:夜晚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叶片上液化成小水珠,形成露;如果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或小冰晶,就会形成云,小水珠或小冰晶长大后下落,形成雨。 不同的气体液化时需要的温度不同,有些气体需要降温到很低才能液化。例如,氧气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降低到 - 183℃时会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氮气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降低到 - 196℃时会液化成无色液体。 (二)压缩体积 使气体液化的另一种方法是压缩体积。在一定温度下,通过压缩气体的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这种方法在工业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家用液化石油气就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储存在钢瓶中,这样可以大大减小石油气的体积,便于运输和储存;打火机中的燃气也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后装入打火机的。 有时,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方法会结合使用,以更有效地使气体液化。例如,在液化天然气的生产过程中,首先通过压缩体积使天然气的压强增大,然后再降低温度,使天然气更容易液化。 三、液化的特点 液化过程放热:气体液化时会放出热量。例如,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就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大量的热量;冬天用热水袋取暖,就是利用了水凝固成冰后再液化(或直接利用热水散热)放出热量的原理。 液化前后状态变化:液化是气态物质变为液态物质的过程,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但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例如,水蒸气液化成水,仍然是水分子构成的物质。 液化后的体积变化:气体液化后体积会大大减小。例如,1 立方米的水蒸气液化成水后,体积约为 0.001 立方米,体积缩小了约 1000 倍。这一特点使得液化后的气体便于储存和运输。 四、液化的应用 (一)生活中的应用 取暖设备:暖气片、热水袋等取暖设备都是利用液体(如水)降温或液化放热的原理工作的。例如,暖气片内的热水通过散热降温,放出热量使室内温度升高。 制冷设备: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也利用了液化的原理。在冰箱的制冷循环中,制冷剂气体在压缩机的作用下被压缩体积液化,放出热量,然后在蒸发器中汽化吸热,从而降低冰箱内的温度。 烹饪工具:高压锅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气压升高而升高的原理工作的,但同时也涉及到液化现象。高压锅工作时,锅内的水沸腾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锅内聚集,使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升高,食物更容易煮熟,而水蒸气在锅盖上液化时会放出热量,进一步提高锅内温度。 (二)工业中的应用 气体储存和运输:通过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便于储存和运输。例如,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液态氧气等都是通过液化后进行储存和运输的,大大节省了储存空间和运输成本。 能源利用:在能源生产和利用过程中,液化技术也有着重要应用。例如,通过将天然气液化,可以更方便地进行长途运输;在火力发电厂中,水蒸气在汽轮机中膨胀做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