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39814

17.3焦耳定律(课件34页)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日期:2025-10-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45950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7.3,焦耳,定律,课件,34页,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7.3 焦耳定律 副标题: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规律 姓名:[你的名字] 日期:[具体日期] 幻灯片 2:课程导入 生活现象:冬天用电暖器取暖时,电暖器会发热;电饭锅煮饭时,内胆会变得滚烫;电脑使用时间过长,主机外壳会发烫。这些现象都表明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问题引导: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热量的多少如何计算?为什么有些用电器需要散热装置来防止过热损坏? 引出主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电流热效应的重要规律 ——— 焦耳定律,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幻灯片 3:电流的热效应 概念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几乎所有用电器在工作时都会产生电流的热效应,只是有些用电器主要利用热效应工作(如电暖器、电饭锅),有些用电器则要尽量减少热效应带来的能量损耗(如电动机、电脑)。 能量转化:在电流的热效应中,电能转化为内能,即\(W=Q\)(对于纯电阻用电器)。例如,电流通过电阻丝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产生热量;而电流通过电动机时,大部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少部分转化为内能产生热量。 生活实例:展示电暖器、电饭锅、电熨斗、电动机等用电器的图片,说明哪些是利用热效应工作的,哪些需要减少热效应的影响。 幻灯片 4:探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提出:结合生活经验猜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可能与电流的大小、导体的电阻大小以及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例如,电暖器的电阻丝电阻较大,通过的电流较大,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 实验设计: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放一根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通过观察煤油温度的变化来比较产生热量的多少)。 保持电阻和通电时间不变,改变电流大小,比较煤油温度的变化。 保持电流和通电时间不变,改变电阻大小,比较煤油温度的变化。 保持电阻和电流不变,改变通电时间,比较煤油温度的变化。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定值电阻(不同阻值)、烧瓶(带电阻丝)、煤油、温度计、导线若干。 幻灯片 5:实验过程与现象 实验一: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 setup:将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_1\)和\(R_2\)(\(R_1 < R_2\))串联在电路中,保证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 操作: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现象:阻值较大的电阻丝所在烧瓶中煤油的温度升高得更多,说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实验二:电热与电流的关系: 操作:保持电阻丝阻值和通电时间不变,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观察同一烧瓶中煤油温度的变化。 现象:电流越大,相同时间内煤油温度升高得越多,说明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实验三:电热与时间的关系: 操作:保持电阻丝阻值和电流不变,改变通电时间,观察煤油温度的变化。 现象:通电时间越长,煤油温度升高得越多,说明在电阻和电流相同时,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幻灯片 6:焦耳定律的内容与公式 定律内容: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得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公式表达: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Q=I^2Rt\),其中: \(Q\)表示电流产生的热量,单位是焦耳(J)。 \(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 \(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t\)表示通电时间,单位是秒(s)。 公式意义:该公式定量地描述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