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40189

1.1 走进实验室--2025-2026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41页PPT)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89045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走进,实验室,--2025-2026,学年,教科,八年级
  • cover
(课件网) 1.1 走进实验室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教科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第十三章 内能 学习目标 运用类比方法建立内能概念,描述温度与内能关系。 认识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及本质。 理解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原理,列举实例。 区分温度、热量与内能的概念。 导入新课 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塞会弹起来。推动瓶塞的能量来自哪里?在热现象中,对物体加热或做功,物体能量会如何改变?这种能量以何种形式存在? 知识点一:内能 分子动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分子不停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越大。 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的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具有势能,即分子势能。 内能概念: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单位:焦耳(J)。 内能的普遍性: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炽热铁水和冰冷冰块都有内能。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温度: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质量:同种物质,质量越大,物体内部分子数目越多,分子动能和势能总和越大,内能越大。 状态(体积):例如,0℃的冰熔化成 0℃的水,吸收热量,体积变小,分子间作用力变大,内能变大。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能量形式 内能 机械能 概念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研究对象 分子热运动(微观世界) 物体的机械运动(宏观世界) 影响因素 温度、质量、物态、体积等 质量、速度、高度、弹性形变程度等 知识点二: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热传递现象:把烧热的工件放到冷水中,工件凉下来,冷水变热;冬天用热水袋取暖等。 热传递定义:内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传递改变内能: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多少的量度。 热传递的条件、方向与结果:条件是物体间或物体不同部分间存在温度差;方向是从高温到低温;最终结果是物体间温度相同(热平衡)。 热传递的实质与方式:实质是内能转移;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 知识点三:做功和内能的改变 生活实例:冬天搓手取暖,下滑时克服摩擦力做功使内能增加。 演示实验一:在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棉花燃烧。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 演示实验二:给瓶内盛少量水的烧瓶打气,瓶塞跳出时,瓶内出现白雾。表明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做功改变内能的结论: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做功与热传递的比较 改变方式 实质 实例 条件 规律 联系 热传递 能量的转移 冬天对着手哈气取暖 存在温度差 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热传递和做功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做功 能量的转化 冬天用力搓手取暖 /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知识点四:温度、热量与内能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是状态量,描述为 “物体温度高或低、是多少、降低或升高了多少”。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是状态量,所有物体都有内能。 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过程量,只能说 “物体吸收、放出” 热量。 三者关系: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变化(如晶体熔化、凝固)。 物体温度变化时,不一定要吸收或放出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